[发明专利]用于门的配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48328.4 | 申请日: | 2013-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1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雷奥·洛伦茨;法尔科·施魏策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多尔马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7/06 | 分类号: | E05B47/06;E05B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丁永凡;张春水 |
地址: | 德国恩***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配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操作锁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功能承载件,尤其是框架;门操作件,尤其是门把手;与功能承载件抗扭地连接的支承元件,所述支承元件用于将门操作件支承在功能承载件上;和联接装置,所述联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联接元件,所述联接元件能够从与集成在锁中的联接配对元件的非接触位置移动到接触位置中,其中在联接元件与联接配对元件的非接触位置中,门操作件在不将转矩传递到锁上的情况下是能自由转动的,并且其中在联接元件与联接配对元件的接触位置中,将施加在门操作件上的转矩经由联接元件传递到联接配对元件上并且经由其传递到锁上,其中联接元件至少在非接触位置中集成在支承元件中。
背景技术
包括设置在功能承载件上的门操作件的系统是本身已知的。通常,功能承载件在已知的系统中具有下述任务:容纳电子部件,例如读卡器或与天线耦联的电子装置,以识别由芯片或卡发出的认证编码。部分地,认证部件也在功能承载件之外安置到覆盖功能承载件的前挡板上。
认证用于:将锁开锁进而打开门。锁的开锁通过使门操作件与锁的功能元件耦联来实现,所述功能元件作用到锁的锁芯上或作用到锁的锁闩(Nuss)上。仅能够经由认证通过的这样的门例如用在酒店、办公室或其他仅能由有权限的人进入的场所。
完全普遍地,在本申请的范围中,优选将门把手、但是还有球形门把手或(机)电的旋转球形把手理解为门操作件,经由其在手动操作时能够将门开锁或打开。
如已经描述的那样,(机)电的门把手或还有旋转球形把手尤其也用于:在之前的例如借助于芯片或身份卡认证之后才将锁从门侧开锁。在没有这种认证的情况下,(机)电的门把手或旋转球形把手、即在本申请的范围中为门操作件与设置在锁中的所属的锁闩脱联。因此,门把手的或旋转球形把手的转动运动不引起锁闩的转动,进而不引起锁闩在锁内部的转动。因为锁闩在脱联情况下不随着门把手或旋转球形把手一起转动,所以不将锁开锁进而不能打开门。
已知的用于操作锁的系统具有的缺点是,通过将门操作件支承在功能承载件上并且尤其布置联接装置和认证元件、例如读卡器、数字块或其他电子部件引起:系统、尤其与覆盖件一起形成已知的系统的配件的功能承载件从配件在门扇上的支承观察具有非常大的结构高度。因此,基于已知的系统的、尤其已知的配件的结构高度,例如不可能的是:将系统构建在门扇中,使得其表面平坦地与门扇的表面齐平。此外,已知的系统的应用可能性由于其结构高度非常受限制。因此,例如不可能的是:将已知的系统例如安置在边框的内部的管架门上,因为通过系统碰撞到门边框上,阻碍门的打开。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缺点。尤其地,本发明的目的是,减少已知的系统的结构高度进而提高其应用可能性。
所述目的由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系统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操作锁的系统包括:功能承载件,尤其是框架;门操作件,尤其是门把手;与功能承载件抗扭地连接的支承元件,所述支承元件用于将门操作件支承在功能承载件上;和联接装置,所述联接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联接元件,所述联接元件能够从与集成在锁中的联接配对元件的非接触位置移动到接触位置中,其中在联接元件与联接配对元件的非接触位置中,门操作件在不将转矩传递到锁上的情况下是能自由转动的,并且其中在联接元件与联接配对元件的接触位置中,将施加在门操作件上的转矩经由联接元件传递到联接配对元件上并且经由其传递到锁上,所述系统根据本发明构造成,使得联接元件至少在与联接配对元件的非接触位置中集成在支承元件中。
在本申请的范围中,将集成理解为:联接元件以完全集成的方式容纳在支承元件中。
所述解决方案提供的优点是,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系统能连接到所有的具有对应于联接元件的联接配对元件的锁上。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系统提供的优点是,通过将联接元件集成到支承元件中,其中支承元件接合到门操作件中,将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构造、即将其结构高度减小到最小值。
有利地,联接元件构造为四方体的联接销。当然,联接元件也能够构造为具有其他形状的联接销,例如构造为六边形或梅花槽(Torx)。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多尔马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多尔马德国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83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