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感应性能量传输系统的金属异物识别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48279.4 | 申请日: | 201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1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费卡尔·图尔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罗·瓦尔有限公司和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3/10 | 分类号: | G01V3/10;B60L11/18;H02J5/00;H02J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丁永凡;张春水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感应 性能 传输 系统 金属 异物 识别 | ||
1.一种用于识别感应性的能量传输系统的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之间的区域(3)中的导电异物(F)的识别系统,其中所述识别系统同样具有至少一个初级线圈(LA)和至少一个次级线圈(LB),所述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彼此耦合,并且所述识别系统的至少一个初级线圈(LA)和/或至少一个次级线圈(LB)是至少一个电的谐振电路(LA-CA;LB-CB)的组成部分,其中电源(7)激励至少一个谐振电路(LA-CA),并且监控装置监控所述识别系统的所述次级侧和/或初级侧上的至少一个电变量并且根据所测量到的所述电变量执行异物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变量是电流和/或电压、尤其是发生变化的无功功率。
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系统的所述初级线圈(LA)和所述次级线圈(LB)是电谐振电路(LA-CA;LB-CB)的组成部分,所述初级线圈和所述次级线圈具有相同的谐振频率(fres)。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AC源(7)向所述初级线圈(LA)或者初级谐振电路(LA-CA)馈电,并且所述识别系统的所述次级线圈(LB)是电的谐振电路(LB-CB)的组成部分,其中所述AC源(7)的频率与所述谐振电路(LB-CB)的所述谐振频率(fres)相同。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系统的耦合的所述初级线圈和/或次级线圈(LA,LB)的所述谐振频率(fres)与基本频率(f0)和所述能量传输系统的高次谐波的频率不同、尤其是大于所述能量传输系统的所述基本频率(f0)、尤其优选在所述能量传输系统的第五和第七或者第七和第九高次谐波之间。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系统的所述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LA,LB)是扁平线圈,所述扁平线圈尤其通过电路板形成。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系统的所述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LA,LB)遮盖感应性的所述能量传输系统的有源面(3)、尤其至少具有所述能量传输系统的所述初级绕组的尺寸和形状或者侧向伸出所述有源面。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系统的所述线圈(LA,LB)尤其是曲折状地构成,使得通过所述传输装置的磁场在所述识别系统的所述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中不感应产生电压或者感应产生相对于源(7)的电压小的电压。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系统的所述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LA,LB)分别通过多个直的导线部段(4)形成,所述导线部段分别彼此平行地和串联地设置,并且所述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LA,LB)的直的所述导线部段(4)彼此平行地设置或者彼此成0和90°之间的角度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直的所述导线部段(4)的长度被测定为,使得所述导线部段(4)延伸超出所述能量传输系统的初级装置或者次级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直的并且彼此平行地设置的所述导线部段(4)的间距(A)匹配于待检测的最小的异物(F)的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罗·瓦尔有限公司和两合公司,未经保罗·瓦尔有限公司和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827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弯曲光波导
- 下一篇:床内源垂直地震剖面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