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装置和网络连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43411.2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0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高塚雄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W48/16 | 分类号: | H04W48/16;H04M11/00;H04W16/26;H04W84/10;H04W84/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龚晓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装置 网络 连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经由其它设备与外部网络进行连接的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无线LAN(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AP(Access Point:接入点)大多设想为设置在室内。AP经由调制解调器等与单个的通常连接线路(例如FTTH(Fiber To The Home:光纤到户)、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线)等)连接,在WLAN STA(Station:站)连接到AP的情况下,AP对其提供使用了所连接的骨干线路的通信。
此外,在近年普及的设想为在室外使用的AP(例如,移动路由器等)中,搭载有用于连接蜂窝网络线路(例如,3G、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等)的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用户识别模块)卡,在STA连接到AP的情况下,对其提供使用了蜂窝网络线路的通信。
具体而言,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能够连接到互联网的便携电话使用Bluetooth(蓝牙,注册商标)、WLAN等来与主机设备连接,由此,向主机设备提供互联网连接或主机设备间连接。此外,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如下技术:在便携电话中搭载无线LAN功能和路由器功能,路由器部对传输数据进行解析,由此判断互联网连接。
在设想为在室外使用的AP中,AP自身与外部网络(例如互联网等)直接连接,因此,能够根据STA的连接而直接控制与外部网络的连接,不需要用户对AP的操作。此外,下述专利文献1、2中记载的技术也同样,便携电话与外部网络直接连接,因此,不需要与STA以外的其它设备的连接处理和针对所连接的设备的网络设定。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0430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179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在AP(通信装置)利用Bluetooth、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等连接到提供与外部网络的连接的其它设备、并经由所连接的其它设备连接到外部网络的情况下,存在如下问题:在AP与其它设备之间的连接中,需要用户操作。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得到如下的通信装置:在设备经由本通信装置和其它设备与外部网络进行连接的情况下,能够减轻连接时的用户负担。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达成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第1通信控制单元,其使用第1通信方式来进行与期望和外部网络通信的第1通信设备的通信;第2通信控制单元,其使用第2通信方式进行与能够和所述外部网络通信的第2通信设备的通信;连接历史记录存储单元,其存储与所述第2通信设备的连接信息以及与所述第2通信设备进行连接时的优先顺序;以及连接管理单元,其参照所述连接历史记录存储单元,管理与所述第1通信设备和所述第2通信设备的连接,该通信装置与所述第1通信设备和所述第2通信设备连接,使所述第1通信设备能够经由本通信装置以及所述第2通信设备与所述外部网络进行通信。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设备经由本通信装置和其它设备与外部网络进行连接的情况下,起到能够减轻连接时的用户负担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通信网络的结构示例的图。
图2是示出AP的结构示例的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网络连接处理的时序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连接历史记录DB中登记的信息的登记示例的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通信网络的结构示例的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网络连接处理的时序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2中的连接历史记录DB中登记的信息的登记示例的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网络连接处理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通信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本发明不受限于该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34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