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晶铁芯变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39867.1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87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本间彻;高桥俊明;御子柴谅介;佐藤辰则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
主分类号: | H01F27/24 | 分类号: | H01F27/24;H01F27/26;H01F30/00;H01F41/00;H01F4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晶铁芯 变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提供非晶铁芯变压器的技术。
背景技术
作为本技术领域的背景技术,有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5-190342号公报)。在该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卷绕铁芯变压器及其制造方法中为了简化覆盖由非晶磁性合金构成的卷绕铁芯的作业,并防止铁芯碎片漏出,设置具有可供卷绕铁芯的柱部插入的筒状部和设于该筒状部的两端的凸缘部的铁芯盖,将这些铁芯盖的筒状部插入绕组的开口部内,打开铁芯的一个磁轭部的接合部而将卷绕铁芯的柱部分别插入到铁芯盖的筒状部内,在搭接(lap)卷绕铁芯的接合部后,折弯铁芯盖的凸缘部,通过弯曲的凸缘部来覆盖卷绕铁芯的各磁轭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5-1903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与本发明类似的绝缘部件,但并没有公开将绝缘部件插入线圈孔内的方法和展开绝缘部件的方法。此外,本发明在组装非晶铁芯变压器的工序中线圈与铁芯之间产生偏移的情况下,或者在因运输时的震动或装卸产生的冲击而使线圈与铁芯之间产生偏移的情况下,或者在短路电流导致产生电磁机械力而使线圈变形或移动的情况下,存在绝缘部件破损、非晶碎片飞散的可能。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消除了上述问题、防止非晶碎片飞散的非晶铁芯变压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为一种由具有接合部的非晶铁芯和线圈组装而成的非晶铁芯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折叠具有矩形筒状部和凸缘的绝缘部件,在所述线圈的孔中插入折叠后的该绝缘部件,展开该绝缘部件的筒状部和凸缘,使所述非晶铁芯的接合部开放,将该开放的非晶铁芯插入到所述线圈内的绝缘部件的筒状部中,使所述非晶铁芯的开放部搭接,利用所述绝缘部件的凸缘覆盖包装该非晶铁芯的轭部。由此,能够利用绝缘部件将非晶铁芯与线圈隔离来包装,构成线圈与非晶铁芯之间产生偏移时比现有技术更不易发生绝缘部件的破损或剥离的结构,能够防止非晶碎片的飞散。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可靠性比现有技术更高的非晶铁芯变压器。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绝缘部件的结构的图。
图1B是折叠图1A所示的绝缘部件的顺序的图。
图1C是将图1B所示的折叠后的绝缘部件插入线圈中并展开的状态的图。
图1D是将接合部开放的非晶铁芯插入到图1C所示的线圈内的绝缘部件中的状态的图。
图1E是在图1D所示的线圈的绝缘部件中插入非晶铁芯后使开放的非晶铁芯搭接并利用绝缘部件的凸缘部覆盖包装铁芯的轭部后的状态的图。
图2是将图1B的绝缘部件的折叠顺序表示为流程的图。
图3是在线圈内的绝缘部件的筒状部内插入气囊并使其膨胀展开的方法的图。
图4是组装实施例2的非晶铁芯与线圈的方法的图。
图5是说明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绝缘部件结构的不同的图。
图6是表示三相五柱铁芯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非晶铁芯的绝缘部件的结构的图,在图1中,101为绝缘部件的筒状部,102是绝缘部件的凸缘部,绝缘部件一般使用牛皮纸,厚度为0.25mm左右。绝缘部件的筒状部101为将绝缘片折弯而构成矩形的筒状,凸缘102是配合筒状部的开口在四方的绝缘片的中央部切开X字形状的切口,以不留缝隙的方式粘贴接合到筒状部101的两端。
此时要在绝缘部件的筒状部101中插入非晶铁芯,插入一侧的凸缘中切开切口而形成的三角形片粘贴接合在矩形的筒状部内侧。此外,非晶铁芯从筒状部101伸出的一侧的凸缘的三角形片贴附粘合在矩形的筒状部外侧。这样,通过将切开凸缘102而形成的三角形片贴附粘合在筒状部的两端,能够构成在插入非晶铁芯时可使铁芯不被勾住地平滑插入、绝缘部件不发生破损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未经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98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