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面显示装置、涡轮压缩机以及涡轮冷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39419.1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84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小田兼太郎;吉永诚一郎;佐久间信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F23/02 | 分类号: | G01F2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刘林华,李婷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面 显示装置 涡轮 压缩机 以及 冷冻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面显示装置、涡轮压缩机以及涡轮冷冻机。本申请基于2012年8月13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2-179541号而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引用于此。
背景技术
作为冷冻机,已知具备通过电动机使叶轮旋转而将冷却剂压缩并排出的涡轮压缩机。在涡轮压缩机中,从油箱向电动机旋转轴的轴承和叶轮旋转轴的轴承等滑动部位供给润滑油。在这样供给润滑油的部位中,有可能从密封旋转轴周围的密封部向其它空间漏油。
一直以来,为了确认该漏油的发生,在油箱中设置具有液面高度观察用的观察窗的液面显示装置。在以下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差压式液位计作为液面高度观察用的装置之一。该差压式液位计具有适合于液化气体用箱的构成,高压侧的导压管中包括开口端的顶端部水平或大致水平地插入液化气体用箱的底部附近的内部。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432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涡轮压缩机的油箱与液化气体用箱相比液体的储存量更少,在上述差压式液位计中,难以观察漏油导致的微小液面的变化。例如在油箱配置于齿轮组下方且油从齿轮组向液面淋下的情况下,液面在短时间周期内紊乱,在该液面的紊乱大的情况下,液位计超出范围而观察变困难。并且,由于在涡轮压缩机的启动时等油箱内起泡,因而存在粘度高且难以破裂的气泡进入导入管的情况,有可能在液位计中无法正确地显示液面。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正确地显示液体储存部的液面的液面显示装置、涡轮压缩机以及涡轮冷冻机。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是一种液面显示装置,其具有液面平稳部和用于观察前述液面平稳部中的液面的观察窗,液面平稳部具备与液体储存部的液面下方连通的液体导入口、以及与前述液面上方连通的气体排出口,其中,该液面显示装置具有液体导入管,该液体导入管具备:延伸部,其与前述液体导入口连通,朝向前述液体储存部的底部延伸;以及顶端部,其与前述延伸部连通,在前述液面下方朝向除向下以外的方向开口。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式中,由于液体导入管朝向液面上的短时间周期的紊乱的影响变小的液体储存部的底部延伸,所以能够防止在经由观察窗的观察中超出范围。另外,由于配管造成的压力损失,从观察窗所见的液面对于短时间周期的紊乱变得迟钝,能够显示时间平均的液面。另外,由于液体导入管的顶端部在液面下方朝向除向下以外的方向开口,所以能够防止液体中的气泡进入管内部。此外,在此“向下”包括朝向正下方和斜下方,“朝向除向下以外的方向”包括朝向正侧面、正上方以及斜上方。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也可以是,在本发明的第一方式中,前述液体导入管具备在前述液面下方向上开口的前述顶端部。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式中,由于液体导入管的顶端部在液面下方向上开口,因而能够可靠地防止液体中的气泡进入管内部。此外,在此“向上”包括正上方和斜上方。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也可以是,在本发明的第一或第二方式中,前述液体导入管具有倾斜部,用于将导入至管内部的气泡通过其浮力引导至前述液面平稳部。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式中,即使气泡进入液体导入管的管内部,通过带有倾斜而将气泡诱导至液面平稳部,从而也能够防止气泡在管内堵塞。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也可以是,在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中的任一方式中,前述顶端部相对于前述延伸部朝向前述液体储存部的内壁侧弯曲而设置。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式中,由于起泡的产生与液体储存部的中央部相比内壁侧一方更少,所以通过使液体导入管的顶端部朝内壁侧弯曲,从而能够防止液体中的气泡进入管内部。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也可以是,在本发明的第一至第四中的任一方式中,具有气体排出管,该气体排出管具备:第二延伸部,其与前述气体排出口连通,朝向前述液体储存部的顶部延伸;以及第二顶端部,其与前述第二延伸部连通,在前述液面上方朝向除向上以外的方向开口。
在本发明的第五方式中,由于气体排出管朝向液体储存部的顶部延伸,因而即使在液体储存部中的液面的紊乱大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液体从气体排出口导入,平稳地保持观察的液面。另外,由于气体排出管的顶端部在液面上方朝向除向上以外的方向开口,因而即使在液体从上方淋下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液体进入管内部。
此外,在此“向上”包括朝向正上方和斜上方,“朝向除向上以外的方向”包括朝向正侧面、正下方以及斜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94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