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缆线传送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38783.6 | 申请日: | 201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73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安东尼·约翰·海赫姆;库尔特·劳伦斯·肖尔兹 | 申请(专利权)人: | 线路发射器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9/26 | 分类号: | B63C9/26;F42B12/68;F41B11/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62 | 代理人: | 孙静,郑霞 |
地址: | 新西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缆线 传送 设备 | ||
1.一种缆线传送设备(110),该缆线传送设备具有一个抛射管(113),该抛射管被配置成接纳一个抛射体(117)并通过使用压缩气体的膨胀来射出该抛射体(117),该抛射管具有一个开放端和一个封闭端,该缆线传送设备包括一个预充气室(140),该预充气室具有一个或多个与压缩气体源(172)相联通的入口端口(136),并且该预充气室具有一个或多个与该抛射管的封闭端相联通的出口端口(156),并且该缆线传送设备被配置的方式为使得通过一个触发机构来控制流体经过该出口端口或每个出口端口的流动;
该触发机构具有在一个第一位置与一个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的一个阀门构件(134),在该第一位置中该阀门构件防止经过该出口端口或每个出口端口的流动,在该第二位置中该阀门构件不防止经过该出口端口或每个出口端口的流动,
并且该阀门构件是通过一个触发器机构腔室(130)内所保持的来自该压缩气体源的加压气体而保持在该第一位置的;
其特征在于,在一个手动操作的触发器(121)被移动时,一个梭形件(124)移动且该触发器机构腔室内所保持的加压流体被释放,
并且该阀门构件然后通过该预充气室内的流体压力从该第一位置移动到该第二位置,允许该预充气室内的高压力气体经过这些出口端口离开并进入该抛射管的封闭端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线传送设备,其中用来对该预充气室充气的该压缩气体源是一个小的单独使用的加压流体缸体(172),该加压流体缸体(172)能够附接到该缆线传送设备上并且形成该缆线传送设备的一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线传送设备,其中该缆线传送设备还包括一个缆线(131),该缆线(131)在一端可连接到该抛射管的内部并且在相反的一端可连接到该抛射体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缆线传送设备,其中该缆线传送设备还包括一个缆线(131),该缆线(131)在一端可连接到该抛射管的内部并且在相反的一端可连接到该抛射体上。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缆线传送设备,其中该缆线传送设备还包括该抛射体。
6.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缆线传送设备,其中该缆线传送设备还包括该抛射体。
7.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缆线传送设备,其中该触发机构包括该手动操作的触发器。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缆线传送设备,其中该触发机构包括该手动操作的触发器。
9.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缆线传送设备,其中该触发机构包括该手动操作的触发器。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缆线传送设备,其中该触发机构包括该手动操作的触发器。
11.如权利要求1、3和8中任一项所述的缆线传送设备,其中该触发器机构腔室是由用来对该预充气室充气同一个源来充注以加压流体的。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缆线传送设备,其中该触发器机构腔室是由用来对该预充气室充气同一个源来充注以加压流体的。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缆线传送设备,其中该触发器机构腔室是由用来对该预充气室充气同一个源来充注以加压流体的。
14.如权利要求2、4和10中任一项所述的缆线传送设备,其中该触发器机构腔室是由用来对该预充气室充气同一个源来充注以加压流体的。
15.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缆线传送设备,其中该触发器机构腔室是由用来对该预充气室充气同一个源来充注以加压流体的。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缆线传送设备,其中该触发器机构腔室是由用来对该预充气室充气同一个源来充注以加压流体的。
17.如权利要求2、4、10、15和16中任一项所述的缆线传送设备,其中该缆线传送设备包括被配置成刺穿该加压流体缸体的盖的一个刺入装置(123)。
1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缆线传送设备,其中该缆线传送设备包括被配置成刺穿该加压流体缸体的盖的一个刺入装置(123)。
19.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缆线传送设备,其中该缆线传送设备包括被配置成刺穿该加压流体缸体的盖的一个刺入装置(1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线路发射器控股有限公司,未经线路发射器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878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