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淬火钢管构件、使用了淬火钢管构件的汽车用轴梁及淬火钢管构件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38667.4 | 申请日: | 2013-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81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福士孝聪;佐藤浩一;加藤敏;滨谷秀树;广田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3C2/28 | 分类号: | C23C2/28;C22C38/14;C22C38/58;C23C2/06;C23C2/3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白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淬火 钢管 构件 使用 汽车 用轴梁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淬火钢管构件,其特征在于,
其由GI镀锌钢管形成,
所述GI镀锌钢管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的垂直于所述长度方向的截面具有含有所述GI镀锌钢管的内周面之间相接触的接触部的大致V字形状,
所述接触部利用Fe-Zn合金相而发生一体化,
距离母材表层为50μm深度位置的显微维氏硬度是距离所述母材表层为200μm深度位置的显微维氏硬度的95%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火钢管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GI镀锌钢管的距离所述母材表层为50μm深度位置的显微维氏硬度是500Hv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淬火钢管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遍及所述GI镀锌钢管的全长的50%以上的长度而形成。
4.一种汽车用轴梁,其特征在于,使用了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淬火钢管构件。
5.一种淬火钢管构件的制造方法,其具备以下工序:
压制成型工序,该工序为按照GI镀锌钢管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的垂直于所述长度方向的截面具有含有所述GI镀锌钢管的内周面之间相接触的接触部的大致V字形状的方式来对所述GI镀锌钢管进行压制成型;
加热保持工序,该工序为在镀锌量A、850℃以上的最高加热温度T和最高加热温度保持时间t满足下述(1)式的条件下、对经压制成型的所述GI镀锌钢管进行加热保持;
冷却工序,该工序为通过利用水冷对经加热保持的GI镀锌钢管进行冷却、从而利用Fe-Zn合金相使所述接触部一体化,
(T+273.15)×(logt+20)/A≤340 (1)式
其中,A的单位为g/m2、T的单位为℃、t的单位为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淬火钢管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却工程中,以30℃/s以上的冷却速度将经加热保持的所述GI镀锌钢管水冷至200℃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淬火钢管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锌量A为60g/m2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淬火钢管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制成型工序中,按照所述接触部遍及所述GI镀锌钢管的全长的50%以上的长度而形成的方式对所述GI镀锌钢管进行压制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淬火钢管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热保持工序中,对所述GI镀锌钢管进行通电加热。
10.根据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的淬火钢管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热保持工序中,按照将经压制成型的所述GI镀锌钢管在钢材的Ac3点以上的温度区域下保持3秒以上且30秒以下的方式来进行通电加热。
11.根据权利要求5~10中任一项所述的淬火钢管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GI镀锌钢管具有Ac3点为850℃以下的成分体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未经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866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00 用熔融态覆层材料且不影响形状的热浸镀工艺;其所用的设备
C23C2-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例如为了在选定的表面区域上镀覆
C23C2-04 .以覆层材料为特征的
C23C2-14 .过量熔融覆层的除去;覆层厚度的控制或调节
C23C2-26 .后处理
C23C2-30 .熔剂或融态槽液上的覆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