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取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37789.1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1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新垣之启;今村猛;末广龙一;渡边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1D8/12 | 分类号: | C21D8/12;C22C38/00;C22C38/60;H01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丁香兰;庞东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向性 电磁 钢板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损特性优异的取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取向性电磁钢板是晶体取向高度集中在高斯取向({110}<001>)的软磁性材料,主要用作变压器的铁芯、电动机的铁芯等。其中,对于变压器中使用的取向性电磁钢板来说,为了降低空载损耗(能量损失),强烈要求铁损低。作为降低铁损的手段,已知降低板厚、增加Si添加量、提高晶体取向的取向性、对钢板赋予张力、使钢板表面平滑化、使二次再结晶组织晶粒细化等是有效的。
作为上述手段中的将二次再结晶晶粒细化的技术,提出了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4等中公开的在脱碳退火时进行快速加热的方法、或者在即将进行脱碳退火之前进行快速加热处理而改善一次再结晶织构的方法等。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得到低铁损的取向性电磁钢板的技术,其中,在即将对轧制至最终板厚的冷轧钢板进行脱碳退火之前,在PH2O/PH2为0.2以下的非氧化性气氛中以100℃/秒以上的加热速度进行加热以使温度达到700℃以上,由此得到低铁损的取向性电磁钢板。另外,在专利文献3等中公开了一种得到覆膜特性和磁特性优异的电磁钢板的技术,其中,以95℃/秒以上的升温速度将600℃以上的温度区域加热至800℃以上,并且对该温度区域的气氛进行适当控制,由此得到覆膜特性和磁特性优异的电磁钢板。
这些通过快速加热来改善一次再结晶织构的技术对作为快速加热温度范围的大致室温至700℃以上的温度范围明确地规定了升温速度。该技术思想可理解为:通过以短时间升温至再结晶温度附近,从而抑制在通常的加热速度下优先形成的γ纤维({111}纤维组织)的发达,促进成为二次再结晶的核的{110}<001>组织的产生等等,实现一次再结晶织构的改善。通过该技术的适用,二次再结晶晶粒被细化,能够改善铁损。
另外,在进行上述快速加热的技术中,如专利文献5所公开的技术那样,有通过适当地控制轧制条件从而能够以50℃/秒以上体现出快速加热的效果的技术,认为以大致80℃/秒以上或者更高的升温速度可得到较大的效果。但是,为了提高升温速度,需要感应加热或通电加热等特殊且大型的加热设备,而且存在需要在短时间内投入大量的能量的问题。另外,还存在下述问题:由于快速加热导致的急剧的温度变化,钢板的形状恶化,制造线中通板性降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7-06243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29865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02719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0-204450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07-0624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通过使一次再结晶退火中的升温速度在现有技术那样的高达80℃/秒以上的情况下可得到与更高的升温速度同等的效果、且在小于80℃/秒的比较低的情况下也可体现出快速加热的效果,从而提供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可更有效地实现二次再结晶晶粒的微细化、而且能够稳定地得到低铁损的取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发明人对于一次再结晶退火中的热循环的观点、特别是升温速度(加热方式)从各种观点出发进行了研究。可以认为:如上所述,在一次再结晶退火中的升温过程中快速加热至约700℃的温度的目的在于,以短时间通过{222}:γ纤维{111}纤维组织的再结晶容易优先进行的温度区域的550℃、580℃之类的温度范围,从而可相对地促进{110}:高斯组织{110}<001>的再结晶。
与此相对,比升温过程中的{222}优先发达的550℃~700℃的温度区域更低的温度区域中,发生组织的恢复和位错的多边形化,虽然位错密度降低,但对于再结晶生成而言不充分。因此,即使长时间保持在上述温度区域中,{222}的再结晶也几乎不会进行。但是发现,在上述温度区域中,越是应变蓄积量高的组织,其位错密度越会大幅地降低,因此通过短时间的保持而使一次再结晶织构发生较大的变化,能够有效地体现出二次再结晶晶粒的微细化效果,从而开发得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未经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77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