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缝线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37037.5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79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M·贾法里;M·H·吴;H·曹;R·施奈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德华兹生命科学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3 | 分类号: | A61B17/03;A61F2/24;A61F2/02;A61L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线 固定 装置 | ||
本文所公开的是取代需要在缝线中打结的缝线固定装置的示例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包含环形外部主体和从外部主体向内延伸的一个或更多个缝线接合凸片。所述装置能够包含超弹性和/或形状记忆材料并具有大体面内最初配置。所述缝线接合部分向平面外可变形至活动配置,其中外部主体被压缩且凸片彼此互锁。该装置在变形的配置中能够被热定型。被互锁的凸片将挤压力施加在穿过它们之间的缝线上以限制缝线通过开口沿一纵向方向滑动。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根据美国法典第35条§119要求在2012年10月3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720,886以及2012年7月1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670,001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固定缝线的装置。
背景技术
经常使用缝线植入假体装置。例如,使用缝线能够将人工心脏瓣膜和瓣膜成型环固定至原生瓣膜环。通常地,缝线的松散末端以结头的方式被系住以将其固定在一起且/或将假体装置固定至邻近组织。然而,在缝线中打结的过程会是耗时且困难的,在缝线中剩余的松弛量会很难控制,解开这些结头会是困难的或不可能的,且/或结头会偶然地变松弛。因而,本领域存在一种固定缝线的方式(而不是打结)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文所公开的是缝线固定装置的示例实施例,该缝线固定装置取代在缝线中打结的需要。缝线固定装置的一些实施例包含外部主体、穿过外部主体用于接收一条或更多条缝线的开口以及从外部主体延伸至开口的至少一个缝线接合部分。该装置包含可弹性地变形材料并具有当没有缝线被放置在开口中时的自然配置。当装置处于自然配置中时,该开口具有小于缝线的直径的宽度。当缝线通过开口被放置时,所述至少一个缝线接合部分可弹性地变形至活动配置。在活动配置中,所述至少一个缝线接合部分在缝线上施加夹紧力,该夹紧力限制缝线通过开口沿缝线的至少一个纵向方向滑动。
在这些实施例的一些中,该装置包含从外部主体向内地延伸的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个缝线接合部分,当一条或更多条缝线通过开口被放置时,该缝线接合部分可弹性地变形至活动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部主体包含包围开口的完全环形主体,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外部主体包含与开口连通的径向狭缝或开口以允许缝线横向地滑动通过狭缝进入开口。在一些带有狭缝的实施例中,装置还包含在外部主体的一部分和缝线接合部分之间的开口区域,并且开口区域与开口和狭缝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自然配置中,至少一个缝线接合部分从外部主体突出平面外,使得该装置被偏置成允许被放置在开口中的缝线沿一个纵向方向在相当小的阻力下滑动通过开口,并阻止缝线沿另一个纵向方向滑动通过开口。
一些用于固定一条或更多条缝线的示例装置包含第一末端部分、第二末端部分和耦接第一末端部分至第二末端部分的中间第三部分。第一、第二和第三部分中的每一者都至少包含部分环形主体,该主体具有沿装置的纵向方向从其中延伸的内部通道。第一、第二和第三部分在平面中相对于彼此基本垂直于纵向方向是可弹性地变形的。装置具有不受弹性变形约束的自然配置,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部分中的至少一者相对于另一些部分被扭曲,以便内部通道相互未被对齐;并且该装置具有变形的配置,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部分中的至少一者相对于所述另一些部分被弹性地变形,以便第一、第二和第三部分的内部通道在纵向方向上基本对齐。当装置处于变形的配置中时,一条或更多条缝线能够通过对齐的内部通道被放置,并且当装置被允许朝向其自然配置恢复时,该装置被配置为挤压在第一、第二和第三部分之间的一条或更多条缝线。
一些实施例包含将第一末端部分柔性地耦接至第三部分的第一脊段和将第二末端部分柔性地耦接至第三部分的第二脊段。第一、第二和第三部分中的每一者都能够包含具有敞开部分的部分环形主体,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部分的敞开部分在自然配置中未被对齐,而在变形的配置中被对齐,从而允许一条或更多条缝线被横向地插入内部通道。在自然配置和变形的配置中第一和第二末端部分都能够在纵向方向上相互对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德华兹生命科学公司,未经爱德华兹生命科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70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烧结牙齿修复物及制造方法
- 下一篇:超声波诊断装置以及超声波图像取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