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优化同时的长期演进(LTE)信号与工业、科学及医学(ISM)无线电频带中的信号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35166.0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127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乌里·魏因里波;阿隆·佩谢尔;克伦·多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仪器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8/06 | 分类号: | H04W88/06;H04W48/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林斯凯 |
地址: | 美国德***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优化 同时 长期 演进 lte 信号 工业 科学 医学 ism 无线电 频带 中的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处理单元的无线通信装置及方法,所述处理单元具有:第一芯片,其用以根据长期演进LTE标准发射及接收数据;及第二芯片,其与所述第一芯片并行地操作以经由无线局域网WLAN发射及接收数据(301)。所述处理单元确定所述第二芯片可通过其经由所述WLAN发射及接收数据的多个接入点AP(303),且基于多个因素识别最优AP,所述多个因素至少包含针对每一不同AP,确定在由所述第二芯片经由所述WLAN进行的数据发射或接收的同时由所述第一芯片根据所述LTE标准进行的数据发射或接收是否将减少所述第一芯片及所述第二芯片的总体吞吐量(305)。当所述第二芯片先前通过除所述最优AP之外的任何AP连接到所述WLAN时,所述处理单元将所述第二芯片与除所述最优AP之外的所述任何AP断开连接(307),且通过所述最优AP将所述第二芯片连接到所述WLAN(309)。
技术领域
此一般来说涉及无线数据通信方法及装置,且更具体来说涉及同时根据长期演进(LTE)标准的数据的无线通信与工业、科学及医学(ISM)无线电频带内的无线通信。
背景技术
一些无线通信装置(包含无线电话及无线平板计算机)根据多个协议无线发射及接收数据。这些协议可广义地表征为涉及远程通信及短程通信。无线通信装置可根据短程协议(例如IEEE 802.11(“802.11”))规范执行短程(举例来说,小于30米)通信。
802.11规范更常称为“WiFi”,其为标准的商业名称。使用无线分布方法链接两个或两个以上装置的大多数无线局域网(WLAN)实施802.11标准。根据802.11规范发射的无线信号以2450MHz(2.45GHz)的频率传播。
根据802.11产生的无线信号由在工业、科学及医学(ISM)无线电频带内的频率表征。ISM无线电频带为无线电频谱的出于工业、科学及医学目的而非出于通信目的而在国际上保留以供射频(RF)能量使用的部分。ISM频带中的应用的实例包含射频过程加热、微波炉及医学电热疗机。这些装置的强大辐射可形成电磁干扰且扰乱使用相同频率的无线电通信。此为这些ISM装置限于特定频带的一原因。
尽管有原始分配的意图,但近年来,ISM频带的最快速成长的使用针对于根据802.11标准的短程、低功率通信系统(例如WLAN通信)。在ISM频带中操作的额外通信系统为无绳(非移动)电话、BluetoothTM装置及近场通信(NFC)系统。一般来说,在ISM频带中操作的通信设备必须忍受由ISM设备产生的干扰,且用户不具有来自ISM装置的管理保护。
然而,影响WLAN通信的更大问题涉及根据一或多个远程协议产生的同时无线通信。这些远程协议包含由包含“3G”的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发布的标准,3GPP为针对履行国际电信联盟的国际移动电信-2000(IMT-2000)规范的移动电话及移动电信服务的一代标准。其它更近期远程协议为“4G”协议,“4G”协议包含微波接入(WiMAX)规范以及长期演进(LTE)标准的世界范围内的互操作性。
WiMAX规范为无线网络标准的IEEE 802.16家族的商业实施方案。WiMAX标准在远远超过常规WLAN的30米无线范围的范围内提供每秒30兆位到40兆位的数据速率。具体来说,WiMAX信号是以约50km的信号半径提供。
已作为4G-LTE推向市场的LTE标准为由3GPP开发的无线通信的标准且规定于计划的版本8文档系列中,其中版本9中描述微小增强。无线数据通信的LTE标准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标准的演进。LTE标准的目标为使用在2000年左右开发的新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及调制增加无线数据网络的容量及速度。另一目标为将网络架构重新设计及简化为与3G架构相比具有显著减小的传送延时的基于IP的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仪器公司,未经德州仪器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51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