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型针贴布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31010.5 | 申请日: | 2013-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92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发明(设计)人: | 小南和也;西村真平;德本诚治;小仓诚;松户俊之;山本直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久光制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李鹏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针贴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形态涉及一种用于辅助微型针的活性成分投予的微型针贴布。
【背景技术】
先前以来,为人周知的有一种经由皮肤投予活性成分的微型针、及具备该微型针的装置。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能够旋转的细微构造装置具备:曲线状的基材;以及贴附于该基材的第1表面上的包含多个细微要素的辊子构造。多个细微要素具有预定的大小及形状,以便在细微构造装置置放于皮肤之上并朝向预定的方向滚动时贯穿皮肤的角质层。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5-5032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细微构造装置中由于辊子上有细微要素露出,所以在欲经由微型针将活性成分应用于皮肤之前该针有可能会碰到或勾到其他物体(例如使用者的皮肤或衣服等)。因此,被要求确保微型针的处理时的安全性。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形态的微型针贴布,具备大致沿着贴布的主面而形成于该贴布的多个微型针,借助折弯贴布使微型针从主面立起,且使立起的该微型针刺入皮肤。
依据如此的形态,则直至折弯贴布为止,微型针是处于大致沿着贴布的主面的状态。这意味着直至微型针应用于皮肤为止,微型针的前端并未从该主面上突出。因而,只要不将微型针贴布应用于皮肤,就不用担心微型针会碰到或勾到其他物体。结果,可以确保微型针的处理时的安全性。
在另一形态的微型针贴布中,亦可借助在未与皮肤接触的贴布的部分接触到该皮肤时折弯该贴布,使位于该部分的微型针从主面立起。在此情况下,由于微型针在即将刺入皮肤之前从主面立起,所以可以确保微型针的处理时的安全性。
在再另一形态的微型针贴布中,亦可在沿着与贴布被导引至皮肤的方向呈正交的方向的各列中形成有微型针,借助贴布被导引至皮肤,使微型针逐列立起。如此地借助将微型针逐列立起,就可以将贴布上的各微型针确实地立起并穿刺于皮肤。
在再另一形态的微型针贴布中,由从主面立起的微型针与从贴布的曲率中心至该微型针的根部的假想线所形成的最大角度亦可大于90度。在此情况下,由于刺入皮肤的微型针的部分的长度会变长,所以活性成分的皮肤穿透性会变高。
在再另一形态的微型针贴布中,最大角度亦可为95度至130度。在此情况下,由于刺入皮肤的微型针的部分的长度会变长,所以活性成分的皮肤穿透性会变高。
在再另一形态的微型针贴布中,微型针的长度对贴布的曲率半径的比亦可大于0.20。借助如此地设定贴布的曲率半径与微型针的长度的关系,就可以将微型针确实地穿刺于皮肤。
在再另一形态的微型针贴布中,立起的微型针对皮肤的穿刺角度亦可为34度以上且未满180度。
在再另一形态的微型针贴布中,贴布亦可为带状。
在再另一形态的微型针贴布中,该微型针贴布能够与其他的经皮吸收促进技术并用,其他的经皮吸收促进技术亦可包含电气、压力、磁场及超音波之中的至少一种。
(发明效果)
依据本发明的一态样,可以确保微型针的处理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第1图是第1实施方式的从穿刺装置的后方观看的立体图。
第2图是第1图所示的折弯部的放大立体图。
第3图是第1实施方式的微型针贴布的俯视图。
第4图是显示将微型针贴布安装于穿刺装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第5图是显示微型针贴布应用于皮肤的示意图。
第6图是显示微型针从贴布的主面立起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
第7图是显示微型针的立起及穿刺的示意图。
第8图是第2实施方式的微型针贴布的立体图。
第9图是显示第2实施方式的微型针贴布的应用图,其中(a)为立体图,(b)为侧视图。
第10图是显示实施例的穿刺态样的示意图。
第11图是显示实施例的穿刺后的微型针的状态的示意图。
第12图是显示立起角度与穿刺长度的关系的曲线图(实施例1)。
第13图是显示针长/曲率半径比与穿刺长度的关系的曲线图(实施例2)。
第14图是显示针长/曲率半径比与穿刺角度的关系的曲线图(实施例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图式的说明中就同一或同等的要素附记同一符号,且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1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久光制药株式会社,未经久光制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10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服务器系统
- 下一篇:用于定制屈光手术的自动机器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