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消除或预防痤疮的包含吡非尼酮和改性二烯丙基二硫化物氧化物(M-DDO)的半固体局部组合物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80023489.8 申请日: 2013-02-27
公开(公告)号: CN104334171A 公开(公告)日: 2015-02-04
发明(设计)人: J.S.阿门达里兹博朗达;J.A.R.马加纳卡斯特罗;P.培尼亚桑托约;L.瓦斯奎兹塞万提斯 申请(专利权)人: 细胞治疗技术合伙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1/255 分类号: A61K31/255;A61K31/4412;A61P17/02;A61P17/10
代理公司: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代理人: 刘蕾
地址: 墨西哥*** 国省代码: 墨西哥;MX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消除 预防 痤疮 包含 吡非尼酮 改性 丙基 二硫化物 氧化物 ddo 固体 局部 组合
【说明书】: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8%的吡非尼酮和0.016%的改性二烯丙基二硫化物氧化物(M-DDO)的半固体局部组合物,这些成分协同作用以消除或预防多种形式的皮肤痤疮的发作和用作抗微生物和防腐剂。

背景技术

痤疮是一种与角质化和皮脂溢出相关的毛囊皮脂腺炎性疾病;其特征在于皮肤损伤的形成,诸如,粉刺、丘疹、脓疱、囊肿和脓肿,其经常会留下残留的瘢痕。

在世界范围内,痤疮无疑是最常见的皮肤疾病;通常认为两个主要因素与痤疮发作相关,皮脂的过量产生和表皮细胞异常脱落最终引起过度角质化,但近来的研究已增加了遗传倾向和炎症作为引发痤疮的因素。根据近来的统计学数据,估计年龄在11~30岁之间的人中有85%患有痤疮,即,仅在墨西哥就有约20,000,000人。发病率数据显示在18岁年龄时存在最大峰值,随后逐渐减少,这在30岁年龄之后更显著;然而,有25~35%的年龄超过35岁的成人显示偶发性的痤疮加重。

由于有许多因素相关,痤疮的诱因尚未明确已知。然而,遗传背景加之以内分泌、炎症和感染因素是涉及痤疮多种特征的因素。

五个主要的基本致病因素在复杂路径中相互作用引发痤疮损伤,即:

1.遗传因素。

2.皮脂腺的皮脂过度产生。

3.伴有毛囊皮脂腺上皮细胞异常脱落的角质化过程改变(引起新生暗疮)。

4.痤疮丙酸杆菌的增殖。

5.皮肤炎症介质(即TNF-α和IL-1α)的释放。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并非通过简单的孟德尔型性状介导,而是由源于毛囊皮脂腺对雄性激素更强烈响应的特殊感受性的发病机理所引起,这种响应的方式不同于健康人的响应方式。这种现象有可能因皮脂腺中存在的5-α-还原酶的主要活性和浓度引起。在痤疮患者中,通常会发现患有此病的家族北京,甚至是相同临床类型和相同特性。

皮脂产生因素

针对痤疮中皮脂功能进行的若干研究已显示皮脂受过氧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eroxisome proliferation activated-receptors,PPAR)和固醇转录因子的调控。

PPAR核受体与类视色素X受体(RXR)共同作用调控表皮生长和分化以及脂质代谢。固醇转录因子调控由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FG-1)诱导的皮脂形成的升高。

对于皮脂腺功能的其它研究也对提供有关这些腺体在皮肤功能调控中的基本功能的信息有贡献。皮脂腺具有直接和间接的抗菌活性。芥子酸,一种皮脂,具有固有的抗微生物活性,并且通过Toll-样受体2(TLR)因与皮肤细菌接触被激活而提高。另外,皮脂腺产生抗菌肽和促炎性细胞因子,这是因细菌的存在而在皮脂腺细胞中被诱导的。

皮脂腺用作响应于雄性激素和激素变化的内分泌器官,并且是用于调控用作下丘脑-脑下垂体-肾上腺轴的神经肽的复杂程序的控制中心。皮脂腺的这一功能主要受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与其结合的蛋白以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的影响。响应于应力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水平变化及其作为皮脂腺调控剂的功能用于解释应力和皮肤炎性疾病(尤其是特应性皮炎和痤疮)之间关系的脑-皮关系。另外,已有报道称外肽酶受体(诸如,二肽基肽酶IV和氨基肽酶-N)在皮脂腺细胞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其它研究已显示,在源于人角化细胞的细胞系中,皮脂过氧化能激活炎性介质,,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和脂肪氧合酶。氧化的角鲨烯也可刺激角化细胞增殖行为,显示这种脂质能为粉刺部分负责。还已显示脂质过氧化物对于毛囊皮脂腺(sebaceous follicle)具有促炎效果。脂质过氧化物产生白细胞三烯-4,一种强力的化学吸引剂(chemoattractant),其吸引嗜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并且刺激促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

内分泌因素

雄性激素是在睾丸、卵巢和肾上腺皮质中合成的激素。在青春期中,通过尚不为人所知的机理,脑下垂体开始分泌更大量的促黄体激素(LH)和促卵泡激素(FSH),它们共同为提高睾丸生长、精子产生和类固醇生成负责。睾酮作用于皮脂腺,增加其尺寸和皮脂合成。在女性中,机理是类似的,且促黄体激素作用于卵巢,提高睾酮合成和分泌。

通过痤疮患者面部的皮肤活组织检查,已观察到在青春期中皮脂腺更大和分叶更多,准确地说是在以下阶段:在所述激素水平升高的阶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细胞治疗技术合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细胞治疗技术合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234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