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流体装置、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18250.1 | 申请日: | 2013-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4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威廉·帕提克·卡费林;保罗·迈克·卡瑞卫里;奥斯廷·马修·迪芙斯;途安·霍格·杜;鲁玛斯·安德鲁·博瑞克·韩阿平;诶黎明·帕克尔;格瑞林·瑞利夫;阿曼达·儒勒·陶瑞啦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艾利尔圣地亚哥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3 | 分类号: | G01N33/53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徐关寿 |
地址: | 美国加利福利亚***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装置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用于检测流体样本中靶标存在的免疫方法,该方法包括:
(a)把流体样本引导到毛细流通道的近端部分;
(b)让流体样本以第一流速向毛细流通道的远端前进,直到至少流体样本的远端气-液界面与位于毛细流通道内并以干的形式存在的共轭物接触;其中,该共轭物包括对于靶标具有亲和力的结合试剂;
(c)随后,通过在流体样本近端的气-液界面和流体样本远端的气-液界面之间增加不同的气压,让流体样本以第二流速向毛细流通道的远端前进,直到至少流体样本的远端气-液界面与位于毛细流通道内的检测区域接触,检测区域包括针对复合物具有亲和力的第二结合试剂,该复合物包括共轭物和靶标,第二流速低于第一流速;和
(d)随后,通过在流体样本近端和远端的气-液界面之间增加不同的气压,让流体样本以第三流速向毛细流通道的远端前进,直到至少大部分的共轭物质被(a)结合到第二结合物质上和/或超过检测区域并向着毛细流通道的远端前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方法,其中,毛细流通道被设置在微流体装置中。
3.根据前述任意权利要求的免疫方法,进一步包括,在引入流体样本的步骤后,让流体样本通过毛细流沿着毛细流通道前进,直到作用在远端的气-液界面上的气压阻止流体样本进一步沿着毛细流通道前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疫方法,在流体样本接触到共轭物之前就被阻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疫方法,在流体样本接触到共轭物之后就被阻止。
6.根据前述任意权利要求的免疫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泵和毛细流通道的远端部分之间提供流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免疫方法,其中,在导入流体步骤之前,提供所述流体连接的步骤被执行。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之一所述的免疫方法,其中,包括终止该泵和毛细流通道的远端部分之间的流体连接,和,然后检测存在于检测区域的共轭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免疫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把微流体装置与微流体装置的光学读取器设置成关联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免疫方法,其中,提供流体连接的步骤包括在关于毛细流通道的远端开口,进行自动定位该泵的近端开口。
11.根据前述任意权利要求的免疫方法,其中,任意“提高不同气体压力”的步骤通过与流体样本的远端气-液界面流体连通的地方增加气体体积来实现。
12.根据权利要求6-8,或10的免疫方法,其中,任意“提高不同气体压力”的步骤通过泵的开动实现。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免疫方法,其中,开动泵提高与流体样本的远端的气-液界面处于流体连通的地方的气体体积。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免疫方法,其中,所述的泵为注射器泵。
15.根据权利要求11的免疫方法,其中,流体样本经过毛细流通道中的毛细压力和通过“不同气体压力”的方式施加的压力的数量小于大约15倍的毛细压力的数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免疫方法,其中,通过“气体压力不同”的方式施加的该压力的数量小于大约10倍的毛细压力的数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5的免疫方法,其中,通过“气体压力不同”的方式施加的该压力的数量小于大约5倍的毛细压力的数量。
18.根据前述任意权利要求的免疫方法,其中,进一步包括检测结合到检测区域的共轭物的步骤。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免疫方法,其中,所述的检测步骤在检测区域的体积被流体样本充满的时候进行。
20.根据权利要求18的免疫方法,其中,检测区域具有一个体积,和所述的检测步骤在从检测区域移走大部分流体样本之后进行。
21.根据权利要求20的免疫方法,其中,所述的检测步骤是在大部分检测区域被气体占有的时候进行。
22.根据权利要求19-21之一所述的免疫方法,其中,所述的检测步骤是在没有首先引导流体,而是引导流体样本进入检测区域中的时候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艾利尔圣地亚哥公司;,未经美艾利尔圣地亚哥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825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家电登记
- 下一篇:基于虚拟内埋纳米线的分子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