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终端装置、通信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通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16149.2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74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池长庆彦;伊东克俊;铃木英之;斋藤绘里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2/06 | 分类号: | H04W12/06;H04W8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朱胜,穆云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 装置 通信 方法 程序 以及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终端装置、通信方法、程序以及通信系统,并且涉及例如适合于不同设备对已经建立了到父终端装置的连接的终端装置执行无线通信的情况的终端装置、通信方法、程序以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推动由Wi-Fi所代表的无线LAN的普及的协会的Wi-Fi联盟对被称为Wi-Fi直连(Wi-Fi Direct)的规范进行了标准化,根据该规范终端装置可以直接地执行无线通信而不牵涉接入点。
参照图1和图2描述了在现有技术中终端装置根据Wi-Fi直连执行无线通信的情况。图1示出了根据Wi-Fi直连所构造的P2P群组。图2示出了直到终端装置根据Wi-Fi直连执行无线通信为止所涉及的连接序列。
例如,考虑下述情况:在该情况中,当前不属于任何P2P群组的终端装置(在下文中被称为连接可用子设备)3对终端装置(在下文中被称为子设备)2执行无线通信,终端装置2作为属于用作父设备(群组所有者)的终端装置(在下文中被称为父设备)1的P2P群组的子设备。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得连接可用子设备3与子设备2执行无线通信,在这样做之前,连接可用子设备3需要连接到父设备1以及因此执行认证处理。换言之,需要使得连接可用子设备3属于父设备1的P2P群组。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
即,当在步骤S1中连接可用子设备3传送探测请求以用于搜索在附近所存在的终端装置时,父设备1响应于探测请求而传送探测响应(步骤S2)。在探测响应中,包括关于属于父设备1的P2P群组的子设备2的信息。
在步骤S3中,确保子设备2属于父设备1的P2P群组的连接可用子设备传送提供(provisioning)请求,以用于请求连接到父设备1。
在步骤S4中,从连接可用子设备3接收到提供请求的父设备1留给用户确定是否批准连接可用子设备3到父设备1的P2P群组的连接。此时,如果来自用户的输入呈现出批准连接可用子设备3到父设备1的P2P群组的连接的效果,则在父设备1与连接可用子设备3之间执行使用Wi-Fi保护设置(WPS)进行的密钥交换,并且执行使用利用密钥的四次握手进行的认证处理(步骤S5和S6)。
以这种方式,在终止与父设备1的认证处理之后(在使得连接可用子设备3属于父设备1的P2P群组之后),连接可用子设备3可以如同连接可用子设备3直接地连接到子设备2那样执行无线通信(步骤S7)。另外,实际上,连接可用子设备3通过父设备1对子设备2执行无线通信。
此时,作为批准父设备1的用户与连接可用子设备3之间的连接的操作,存在例如按下设置于父设备1的WPS按钮的方法(参见PTL 1)。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 1: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布第2008-283590号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如上所述,为了使得连接可用子设备3与属于父设备1的P2P群组的子设备2执行无线通信,在这样做之前,连接可用子设备3需要与父设备1执行认证处理,但是用户难以理解针对认证处理需要由用户对父设备1进行操作。具体地,如果用户不知道父设备1所布置的地点,则如上所述由用户进行的操作输入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鉴于这样的情形所构思的本公开是使得无线通信可以在终端装置之间开始,而未对用户施加操作负担。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装置,该终端装置作为属于由父设备所管理的群组的子设备而执行无线通信,该终端装置包括:检测模块,检测不同终端装置的接近并且与所检测到的不同终端装置执行认证处理;通知模块,将指示已认证的不同终端装置的标识信息通知给父设备;以及通信模块,与被使得属于由父设备所管理的群组的不同终端装置执行无线通信。
通信模块可以基于由通知模块所报告的标识信息,与由父设备使得其属于群组的不同终端装置直接地执行无线通信。
检测模块可以通过检测不同终端装置的接近对不同终端装置进行认证。
检测手段可以基于由不同终端装置所传送的无线信号的强度检测不同终端装置的接近。
检测手段可以使用近场通信(NFC)检测不同终端装置的接近。
终端装置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智能电话、数字摄像装置和移动播放器中的至少任一个。
终端装置可以是电视接收机、网络附属存储(NAS)和立体声系统中的至少一个。
终端装置可包括用户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61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