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铁用赤铁矿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15130.6 | 申请日: | 201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38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16 |
发明(设计)人: | 佐佐木秀纪;菅康雅;三井宏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1G49/06 | 分类号: | C01G49/06;C22B3/04;C22B2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吴宗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铁用 赤铁矿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通过氧化镍矿的湿式精炼得到的浸出残渣精制成可用于制铁原料的含硫量少的赤铁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钢铁冶炼中采用如下方法:将含有氧化铁的铁矿石与焦炭等还原剂一起装入高炉中加热、还原熔融,得到粗钢,并在转炉中精炼该粗钢,得到目标钢。
作为其原料的氧化铁是有限的资源,而且,维持钢的品质所需的优质的铁矿石的获得逐渐变得困难。
另一方面,关于作为不锈钢原料的镍,随着以往一直使用的硫化矿石的资源枯竭倾向,开发了以低品位的氧化矿石为原料的冶炼技术,逐渐实用化。
具体而言,将褐铁矿和/或腐泥土等氧化镍矿石与硫酸一起放入高压釜等加压装置中,在240~260℃左右的高温高压下浸出镍。
对在该硫酸溶液中浸出的镍,添加中和剂来中和剩余的酸,接着进行固液分离而与浸出残渣分离,然后分离杂质,并作为氢氧化物和/或硫化物等形式的中间原料回收,进一步精制该中间原料,作为镍金属和/或镍的氯化物等形式来利用。
在这种被称为高温高压酸浸出(HPAL:High Pressure Acid Leach)的制造工艺中,即使作为回收目标的有价金属是1~2重量%以下的低品位矿石(以下,关于品位,用“%”表示),也能基本完全地浸出镍。另外,HPAL工艺的特征在于,通过由浸出液制造中间原料而将有价金属浓缩至与以往的原料相同的品位,且可用与以往大致相同的工序来精制。
另外,该HPAL工艺不仅适用于氧化镍矿,而且还可适用于硫化镍矿石和/或硫化铜矿石、氧化铜矿石等多种矿石。
进而,通过HPAL工艺得到的浸出残渣的主要成分是赤铁矿等形式的氧化铁,它们是由于在作为原料的镍和/或铜的氧化或硫化矿石中均含有远远超过镍和/或铜的含量的量的铁而副产的副产物。
这些浸出残渣由于在高温下生成,因此是化学和环境上稳定的氧化物的形态,但没有特别的利用价值,一直以来都是在残渣抛弃场所进行废弃。因此,如何确保伴随冶炼产生的大量浸出残渣的抛弃场所,成为重大的课题。
而且,HPAL工艺的浸出残渣不能直接用于上述制铁原料。其原因是,在HPAL工艺的浸出残渣中,除了氧化铁以外,还含有脉石和/或杂质,特别是含有硫,需要进行废气处理等,因而不适用于一直以来的一般的制铁工艺中所使用的原料。
特别是可用于制铁原料的氧化铁中的硫的品位根据各个制铁厂的设备能力、生产量等的不同而不同,但一般需要抑制在1%以下。
该硫几乎不含有在最初的氧化镍矿中。然而,在浸出残渣中含有1~3%左右的硫是因为,为中和残留在浸出浆料中的游离硫酸而使硫酸与作为中和剂添加的石灰石和/或消石灰反应而生成的硫酸钙(石膏)引起的。
因此认为,作为添加的中和剂,不使用石灰石或消石灰那样的在中和后形成难溶性沉淀物的添加剂,而采用生成溶解性盐的添加剂即可。
例如,作为适于这种用途的中和剂,可举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镁、氧化镁等。
但是,这些中和剂的价格高,或生产量受到限制,在如HPAL工艺那样需要大量中和剂的情况下,工业上难以全量供应。
因此,不得不全量或部分地使用上述那样的在中和后形成难溶性沉淀物的钙类中和剂,因而不能避免硫的混入,因此,不能将在HPAL工艺中生成的浸出残渣加工成赤铁矿而将其用作制铁原料。
另一方面,还已知有使用高压釜等加压装置,分离出黄钾铁矾中的硫的方法。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至少1000kPa的氧分压和130~170℃下将含有黄钾铁矾的残留物和含有硫化锌的物质与40~100g/l的游离硫酸一起在高压釜内搅拌,基本上溶解含残留物和硫化锌的浓缩物中的铁成分和锌成分,将溶液导入用于电解锌的浸出循环通路中,从而以赤铁矿的形式沉淀铁,从上述固体物质中分离硫,残留物供于其它用途。
然而,该方法需要高压釜那样的高价设备,因而设备成本增大,且在生产力方面也存在课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3-1760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由通过HPAL工艺生产的含有氧化铁的浸出残渣精制出可用于制铁原料的程度的硫含量低的赤铁矿的制造方法。
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未经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51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