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扫描装置、其制造方法和具有其的图像形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12820.6 | 申请日: | 2013-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03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上田笃;元山贵晴;佐佐木亮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26/10 | 分类号: | G02B26/10;B41J2/44;H04N1/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扫描 装置 制造 方法 具有 图像 形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光束扫描被扫描体的光扫描装置、其制造方法和具有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电子相片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感光体(被扫描体)表面均匀带电后利用光束扫描感光体表面,在感光体表面形成静电潜像,利用调色剂使感光体表面的静电潜像显影,在感光体表面形成调色剂像,将调色剂像从感光体转印到记录用纸。
利用光束进行的感光体表面的扫描,通过光扫描装置进行。该光扫描装置包括:出射光束的半导体激光器等发光元件、反射光束的多面反射镜等多个反射镜、和使光束偏向的fθ透镜等多个透镜,利用各反射镜和各透镜等光学元件将半导体激光器的光束导向感光体表面,利用光束扫描感光体表面,在感光体表面形成静电潜像。
然而,在这样的光扫描装置中,需要高精度地调节发光元件的光出射面的位置和朝向,在感光体表面形成光束的聚光点(spot),或者设定光束在感光体表面的主扫描线的位置。
例如将发光元件安装于基板,将该基板安装到装置主体之后,调节基板相对于装置主体的安装位置,调节发光元件的光出射面的位置和朝向。但是,为了能够调节基板的安装位置,需要增大使固定用的螺丝通过的基板的孔,或者使基板的安装空间具有余裕。
另外,关于彩色图像,必须使用与品红色、青色、黄色、黑色对应的各个发光元件,但将各发光元件安装于单一的共用基板时,即使调节共用基板的安装位置也不能单独调节各发光元件的光出射面的位置和朝向。因此,专利文献1中,将各发光元件安装于不同的基板,调节这些基板的安装位置。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增大各基板等部件,另外按各基板分别使基板的安装空间具有余裕,导致装置主体大型化。
另外,也能够调节发光元件的光出射面的位置和朝向,将发光元件固定于装置主体,之后将发光元件安装到基板。例如、专利文献2中,调整与品红色、青色、黄色、黑色对应的各个发光元件的光轴,将各发光元件固定于装置的壳体,之后将各发光元件的端子插入到固定于单一的基板的各个插座(socket),将基板固定到规定位置。但是,固定于壳体的各发光元件的端子的位置与固定于基板的各插座的位置有时存在偏差,此时难以进行将各发光元件的端子插入到各插座的作业,或者对各发光元件的端子施加负荷,导致各发光元件的光轴出现偏差。
即,如专利文献1那样在将发光元件安装到基板之后调节基板的安装位置的情况下,需要使基板的安装空间具有余裕,导致存在装置主体大型化的问题,另外如专利文献2那样在固定发光元件之后将发光元件的端子插入到基板的插座而将基板固定于规定位置的情况下,在发光元件的端子的位置与基板的插座的位置偏差时,难以进行将发光元件的端子插入到插座的作业,或者对发光元件的端子施加负荷,存在导致发光元件的光轴出现偏差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安装有发光元件的基板(称为驱动基板)形成发光元件的驱动电路,该驱动基板与形成有用于控制驱动电路的控制电路的控制基板连接。例如在专利文献3中,驱动基板和控制基板经由柔性线束连接。但是,在使用多个发光元件或出射多光束的激光二极管的结构中,连接各基板的配线的数量增大,所以针对线束的噪声的影响变大。因此,期望将各基板的连接器彼此直接连接(Board to Board)。
然而,如专利文献1那样将发光元件安装到驱动基板之后调节驱动基板的安装位置的情况下,驱动基板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必须使控制基板的位置与驱动基板的位置匹配后将控制基板的连接器与驱动基板的连接器连接,也需要使控制基板的安装空间具有充分的余裕,导致装置主体大型化。另外,单独调整安装有与品红色、青色、黄色、黑色对应的各发光元件的各个驱动基板的安装位置时,各驱动基板的连接器的位置关系发生变化,所以实质上不可能将单一的控制基板的连接器与各驱动基板的连接器连接。
另外,如专利文献2那样在固定发光元件之后将发光元件的端子插入到基板的插座而将基板固定于规定位置的情况下,虽然容易将驱动基板的连接器和控制基板的连接器连接,但难以将发光元件的端子插入到插座,或者留下对发光元件的端子施加负荷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2749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18744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2872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28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