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隔离物的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11840.1 | 申请日: | 2013-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01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约翰·迪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能源诊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20 | 分类号: | H01M8/20;H01M1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顾晋伟,郑斌 |
地址: | 英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 蓄电池 | ||
1.一种双极型串联单电池装置,所述双极型串联单电池装置包括串联的多个储能电池,所述储能电池中的每个储能电池包括:
电化学惰性且电绝缘的基底;
位于所述基底的一侧上的阳极和位于所述基底的另一侧上的阴极,其中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形成定位成彼此共平面且平行的电极;
位于所述阳极与所述阴极之间的间隙,所述间隙能够使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电绝缘;
限定通道的间隔层,所述通道沿着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平行于所述电极之间的所述间隙;以及
沉积在所述通道中的电解质,
其中所述阳极电极的一侧或所述阴极电极的一侧形成相邻单电池的阴极或阳极,以及所述阳极电极的所述一侧和所述阴极电极的所述一侧具有沿着其长度的中间的间隔层,由此使所述相邻单电池的电解质隔离同时维持串联的单电池之间的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型串联单电池装置,其中所述电解质内包含阳极活性材料和阴极活性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极型串联单电池装置,其中沿着所述通道设置有顶层,并且所述顶层安置在所述间隔层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极型串联单电池装置,其中形成所述储能电池的部件为螺旋形的形式使得所述储能电池能够螺旋成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极型串联单电池装置,其中所述电化学惰性且电绝缘基底为平坦的平面结构并且由聚合物膜制成,并且所述聚合物膜具有0.1mm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极型串联单电池装置,其中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厚度为10微米并且由导电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极型串联单电池装置,其中所述导电材料选自碳;碳聚合物复合物;碳金属复合物;金;铂;银;钯;铜;钼;镍;锌;铝;铁;金属合金;金属氧化物;多孔或纤维导体;以及碳的同素异形体形式;以及导电聚合物膜;或层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极型串联单电池装置,其中所述导电材料选自锌镍合金、镍铁合金;氧化铟锡、氧化钌、氧化锂钴;碳石墨和碳石墨烯;聚苯胺、聚噻吩、聚(3,4-亚乙基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酯(盐))的导电聚合物膜;作为层的组合的涂覆在铜膜或铝膜上的碳。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极型串联单电池装置,其中所述导电材料选自得自单质碳的多孔或纤维导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极型串联单电池装置,其中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在相同的单电池设计中为相似或相异的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极型串联单电池装置,其中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在运行中能够反向。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极型串联单电池装置,其中所述基底以及所述阳极电极和所述阴极电极具有位于其外侧上的厚度为0.2mm的所述间隔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极型串联单电池装置,其中所述储能电池具有导电连接器端,所述导电连接器端在单独单电池储能电池的外表面上覆盖有导电层,其中所述导电层形成用于电池端子的共同连接点。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极型串联单电池装置,其中所述通道被填充并沉积有期望量的电解质,即化学材料。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极型串联单电池装置,其中将电解质泵入到包括多个单电池的堆叠体的电池中的所述通道中,其中各个单电池具有交替穿过所述层的进入孔,以便以最小气体滞留的方式填充所述电池。
16.根据权利要求中1或2所述的双极型串联单电池装置,其中利用填充孔以及在包括螺旋形状体的电池内的各个单电池的端部处的起始孔和出口孔将电解质泵入到所述包括螺旋形状体的电池中的所述通道中,以便以最小气体滞留的方式填充所述电池。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极型串联单电池装置,其中将电解质泵入到包括堆叠体或螺旋体的电池中的所述通道中,并且在充电之后新的电解质能够流过所述通道以补充先前的电解质填充物,以提高所述电池的功率或使所述电池再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能源诊断有限公司,未经能源诊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184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