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氟树脂膜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08082.8 | 申请日: | 2013-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3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今泉一行;野口幸男;木本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薄膜先端加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12 | 分类号: | C08L27/12;C08J5/18;C08K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马妮楠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射线阻断性优异的氟树脂膜。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热射线阻断性优异,并且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其看见自然色的氟树脂膜。
背景技术
氟树脂膜因其优异的耐气候性、透明性、机械特性、防湿性而被用于农业温室用被覆材料、屋顶膜材料、窗户材料、太阳能电池表面保护材料、聚光面板表面材料、显示板表面材料、建材外部装饰材料等。
特别是在屋顶膜材料、窗户材料等建材领域,需求因以下优点而扩大:由于对环境的顾虑,所以通过太阳光的引入而在白天不需要室内照明,和利用自然光而提供屋内展示物的自然色的色调,另外,由从屋内看得见天空而带来的开放感的演出等。
另一方面,由于太阳光含有紫外光和红外光(热射线),所以有时也会变得有害。例如,若强烈照射紫外线,则人发生皮炎,或合成物质发生劣化。红外线大量射入导致室内温度上升,室内的人有不适感,温室栽培植物有时会受到损伤。
为了消除这些问题,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红外线阻断性农业用片材,所述片材在合成树脂中分散混合有氧化锡等无机微粒;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氟树脂膜,所述氟树脂膜配合有用无定形二氧化硅进行了表面被覆的金属氧化物粒子;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热射线阻断性氟树脂复合片材及使用该复合片材的屋顶材料,所述复合片材在至少一面含有红外线阻断性无机微粒。
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窗户粘贴用双轴取向聚酯膜,所述聚酯膜在中间层含有近红外线吸收剂,着色或无色的透明性优异;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一种也是包含热射线在内的红外线的阻断物质的透明导电膜的透过色改良了的透明导电性层合体。
但是,专利文献1的农业用片材有以下问题:由于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合成树脂至少含有3重量份以上或10重量份以上的以氧化锡为主体的无机粒子,所以具有对包含热射线在内的红外线的阻断性,但可见光透过率差,看起来发黑,所以存在透视性差的问题。另外,由于基体树脂为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聚氯乙烯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的复合树脂,所以即使在表面上设置防污层、防露层,也会因紫外线的影响而发生强度劣化、褪色,难以得到长期耐久性。
专利文献2为一种热射线阻断性氟树脂膜,所述氟树脂膜在氟树脂中分散有粒径的95%分布范围为0.1~30μm的复合粒子。使用的复合粒子是用无定形二氧化硅进行了表面被覆的金属氧化物的复合粒子,但由于粒径大(平均粒径为0.5~10μm),所以若使添加量为阻断热射线所需要的添加量,则透明性降低,露出粒子颜色,所以存在在透视时难以看见自然色的问题。
专利文献3为一种复合片材,所述复合片材在增强基材的至少一面设置含有近红外线阻断性无机粒子的氟树脂的层。使用的增强基材为玻璃纤维织布、聚酰胺系纤维织布、聚酯系纤维织布等纤维织布,由于露出纤维织布的颜色图案,所以有透视性差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4中提出了一种3层共挤出层合聚酯膜,其为了控制日照透过率,具有在聚酯树脂中配合有亚铵(immonium)系化合物、酞菁化合物、铝化合物、聚甲炔化合物等作为近红外线吸收剂的中间层,并使可见光透过率为70~90%、雾度为5.0%以下的范围。在该方法中也有以下问题:无法避免由近红外线吸收剂导致的透射光的着色,可见光透过率降低。虽然也提出了以下着色膜,所述着色膜在中间层中添加有近红外线吸收剂和在可见光区具有吸收的染料,但将着色作为目标,可见光透过率进一步降低。另外,由于基体树脂为聚酯,所以有因紫外线导致的劣化,难以得到长期耐气候性。
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一种透明导电性层合体,所述层合体通过在透明基板上将特定折射率材料、由氧化铟锡(以下有时称为ITO)形成的透明导电膜按此顺序层合,从而具有不存在作为ITO透过色的黄色调的非彩色(neutral)的色调。对于该方法,由于透明导电膜(ITO)成为最外层,所以存在屋外的长期耐气候性差的问题、薄膜层合固有的耐弯折性、耐摩擦性差的问题。此外,在使用真空蒸镀法、溅射法、CVD法等的透明导电膜(ITO)的形成中,也有加工复杂而变为高成本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20589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6925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2558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1-171060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8-1818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薄膜先端加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丽薄膜先端加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80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