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成像设备中的显影单元的刮墨刀片的偏置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380005356.8 | 申请日: | 2013-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40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 发明(设计)人: | 尼古拉斯·芬利·吉布森;布拉德·爱德华·马丁利;B·K·纽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盟国际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3G15/08 | 分类号: | G03G1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62 | 代理人: | 孙静,郑霞 |
| 地址: | 美国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成像 设备 中的 显影 单元 刀片 偏置 构件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依据35U.S.C.§119,本申请要求在2012年1月12号递交的序列号为61/586,102、题目为“Bias Member for the Doctor Blade of the Developer Unit in an Imaging Device”的在先申请日的临时申请的权益,其内容在此通过引用完整地并入本文。
关于联邦资助的研究或开发的声明
无
参考顺序列表等
无
技术领域
本公开通常涉及诸如具有打印功能的打印机或多功能设备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并且特别地涉及用于抵消力的机构,该力通过电子照相设备的显影单元的刮墨刀片的端部密封件而被提供到电子照相设备的显影单元的刮墨刀片上。
背景技术
激光打印机利用聚焦的光束来曝光光导或影像转移鼓的谨慎的部分,以尝试将打印墨粉吸引到这些谨慎的部分。这些光导鼓组件由高度光导的材料制造,该高度光导的材料通过通常由激光体现的可见光子放电。起初,该鼓由充电辊充电。当光导鼓旋转时,打印机穿过表面发射激光束,以使某些点放电。以这种方式,激光将待打印的文字和图像“绘制”为电荷的图案,形成静电潜像。该系统还可以与更负电的背景下的更正电的静电潜像或者更正电的背景下的更负电的静电潜像一起作用。
当墨粉变得被静电充电时,该墨粉被吸引到光导鼓的曝光部分。在数据图像图案被设置后,充电墨粉被供应给光导鼓。由于电荷差别,墨粉被吸引且附着到鼓的放电区域,但没有到光导鼓的类似充电的“背景”部分。利用光导鼓上的图像数据墨粉图案,该鼓接合在其附近移动的一张纸或介质。该纸或其它介质可以由传送带或转移辊来驱动,其带与墨粉相反的电荷,导致墨粉转移到纸或者其它介质。该电荷比静电图像的电荷强,所以转移辊使墨粉从光导鼓的表面离开。当打印介质经过旋转的光导鼓的下方时,上色图像被转移到该介质。转移的墨粉随后通常通过热和压力的施加被定影到纸。
待使用的墨粉最初存储在常常位于墨粉盒中的可移去的容器中。打印机从墨粉容器收集墨粉,且利用桨状物(paddle)和转移辊将墨粉供应到显影单元。显影单元可位于墨粉盒中或者与其分离。显影辊是充电旋转辊,通常带有导电金属轴和高分子导电涂层,其接纳来自墨粉添加辊的墨粉,墨粉添加辊邻近显影单元中的显影辊定位。由于电荷和机械擦洗,显影辊收集来自墨粉添加辊的墨粉颗粒。刮墨刀片组件接合显影辊,以通过从显影辊刮削或“刮除”多余的墨粉并计量在显影辊表面上的薄层的墨粉来提供沿着显影辊的表面和长度的一致的墨粉涂层。依次地,这为光导鼓提供了一致的墨粉供应。如果没有刮墨刀片,显影辊上的墨粉涂层可能是不一致的、太厚、太薄或裸露,从而导致出现在光导鼓上的潜像中的墨粉的量不一致,且打印图像的暗度水平可因此变化,这被认为是打印缺陷。
现有刮墨刀片组件的一项挑战是通常围绕刮墨刀片组件、显影辊和显影单元外壳相遇的位置提供一致的密封。已经发现包括J形密封件(J-seal)有效地抑制了该区域的墨粉泄漏。然而,J形密封件通过与刮墨刀片和显影辊接触来防止墨粉泄漏。通过在刮墨刀片和显影辊的端部处提供比中部更大的力,这种接触导致刮墨刀片和显影辊之间的不均匀的挤压压力。在端部处的这种较大的力产生了布置在显影辊上的墨粉层上的较薄层的墨粉和较高带电的墨粉,其增加了沿着打印图像的端部的背景打印。刮墨刀片和显影辊之间的较大的力还在刮墨刀片的端部处产生更多的热量,从而导致刮墨刀片和显影单元的较短寿命。在刮墨刀片端部处的较大的力增加了刮墨刀片的磨损率,且缩短了刮墨刀片的寿命。所产生的热量可能可导致墨粉在显影辊上融化,这将损害显影单元。
根据上述内容,需要用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显影单元具有改进的打印性能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盟国际有限公司,未经利盟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53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