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送风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380004553.8 | 申请日: | 2013-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5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 发明(设计)人: | 鬼桥隆之;水谷敏彦;龟山正树;大石晋也;出口学;并河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2K3/18 | 分类号: | H02K3/18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黄永杰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电机 制造 方法 送风机 | ||
1.一种旋转电机,由定子和转子构成,所述定子具备:
第1线圈组,其由1根导线连续地在由磁性体构成的第1齿组上集中卷绕基准线圈,并具有在前述基准线圈上重叠地进一步集中卷绕的调速线圈;和
第2线圈组,其由前述导线在由磁性体构成的第2齿组上集中卷绕基准线圈,
被组合成构成为,属于前述第1线圈组的线圈和属于前述第2线圈组的线圈被交替地配置,
前述第1线圈组的前述基准线圈的卷绕起始端部以及前述第1线圈组的前述基准线圈的卷绕结束端部分别与导电体连接,
前述基准线圈的卷绕结束端部连续地成为前述调速线圈的卷绕起始端部,最后卷装前述基准线圈的齿和最初卷装前述调速线圈的齿为同一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第1齿组中的最初卷装了前述调速线圈的齿以外的各齿上,按照与卷装前述第1基准线圈的顺序相同的顺序,不切断地使用前述导线,卷装前述调速线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线圈组具有集中卷绕了的多层前述调速线圈,
前述多层前述调速线圈中的最上层以外的一个层的前述调速线圈的卷绕结束端部与导电体连接,
该层的前述调速线圈的卷绕结束端部连续地成为接着一层的前述调速线圈的卷绕起始端部,最后卷装前述一个层的前述调速线圈的齿和最初卷装接着一层的前述调速线圈的齿为同一齿。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1绝缘器,其具有将形成前述第1齿组的多个齿的前端侧环状地连结来安装的连结部;
第2绝缘器,其具有将形成前述第2齿组的多个齿的前端侧环状地连结来安装的连结部;和
环状的轭铁芯,其在内周面安装有安装了前述第1绝缘器的前述第1齿组以及安装了前述第2绝缘器的前述第2齿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各前述线圈之间的跨接线配置于前述连结部。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绝缘器以及前述第2绝缘器的至少一方的前述连结部被形成为环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在环状的前述连结部的内周缘具备在前述定子的轴方向上竖立设置的法兰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前述连结部的内径比前述转子的外径大。
9.如权利要求4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前述第2绝缘器的前述连结部在从轴方向看前述定子时,在与前述调速线圈重合的位置具有向前述定子的径方向外侧突出的跨接线卡定部。
10.如权利要求4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绝缘器具有划分卷装前述基准线圈的区域和卷装前述调速线圈的区域的分隔件。
11.如权利要求4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绝缘器以及前述第2绝缘器具有从齿前端部的轴方向端部向前述定子的轴方向突出的2根跨接线保持部。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线圈组是主线圈组,前述第2线圈组是辅助线圈组。
13.如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线圈组是辅助线圈组,前述第2线圈组是主线圈组。
14.一种旋转电机,由定子和转子构成,
所述定子具有三相的相线圈组,所述三相的相线圈组分别由1根导线连续地在分别由磁性体构成的齿组上集中卷绕基准相线圈,
前述三相中的一个相线圈组具有在前述基准相线圈上重叠地进一步集中卷绕前述导线的调速相线圈,
前述一个相线圈组的前述基准相线圈的卷绕起始端部以及前述一个相线圈组的前述基准相线圈的卷绕结束端部分别与导电体连接,
前述基准相线圈的卷绕结束端部连续地成为调速相线圈的卷绕起始端部,最后卷装了前述基准相线圈的齿和最初卷装了前述调速相线圈的齿为同一齿。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在前述一个相的齿组中的最初卷装了前述调速相线圈的齿以外的各齿上,按照与卷装前述基准相线圈的顺序相同的顺序,不切断地使用前述导线,卷装前述调速相线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455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