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上行资源分配方法、UE及基站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01404.6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18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超;熊新;宋巍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H04W3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陈蕾;许伟群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行 资源 分配 方法 ue 基站 | ||
上行资源分配方法、UE及基站,所述方法包括:用户设备UE获取与上行业务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目标小区,所述目标小区处于去激活状态;UE激活所述目标小区;UE接收所述目标小区根据所述逻辑信道所在的逻辑信道组的标识和所述逻辑信道组的上行缓存数据量,为所述UE分配的上行传输资源。本发明实施例中,UE可以根据逻辑信道与目标小区的对应关系,直接激活目标小区,从而无需基站通过例如MAC CE等激活命令通知UE所要激活的小区,因此节省了系统的传输资源,减少了UE获取到下行传输资源的时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上行资源分配方法、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及基站。
背景技术
在演进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LTE-A)系统中,可以通过载波聚合技术为UE扩展可使用的带宽,即将同一个基站(eNB)下的多个带宽较窄的连续,或者不连续的载波聚合在一起,其中,每个载波对应一个小区,为UE提供服务的多个小区中,可以配置一个主服务小区(Primary Serving Cell),其余小区为辅助服务小区(SecondaryServing Cell)。
现有技术中,UE通过不同的逻辑信道传输具有不同服务质量(Quality ofService,QoS)需求的业务。对于配备了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的UE,当UE有上行业务传输,但没有上行传输资源时,UE需要先向Pcell发送调度请求(SchedulingRequest)后再发送缓冲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BSR),若基站为UE选择一个Scell,需将BSR中包含的逻辑信道组标识和该逻辑信道组的缓存区中的上行缓存数据量转发给去激活的Scell,以便Scell为UE分配上行传输资源,同时Pcell向UE发送包含该Scell标识的介质访问控制层(Medium Access Control,MAC)控制元素(Control Element,CE),UE根据Scell标识激活相应的Scell,并监听该Scell为UE分配的上行传输资源(UL grant)。
发明人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过程中发现,由于UE在获取上行传输资源时,需要Pcell向UE发送作为显示激活命令的MAC CE后,UE才能监听为该UE分配上行传输资源的去激活的Scell。但是,现有技术中,对于UE可以确定逻辑信道与小区间映射关系的应用场景来说,如果仍然通过MAC CE通知UE所要监听的小区,则会浪费系统传输资源,增加UE获取到下行传输资源的时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上行资源分配方法、UE及基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UE获取下行传输资源的时延较长,且浪费系统传输资源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上行资源分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UE获取与上行业务的逻辑信道对应的目标小区,所述目标小区处于去激活状态;
UE激活所述目标小区;
UE接收所述目标小区根据所述逻辑信道所在的逻辑信道组的标识和所述逻辑信道组的上行缓存数据量,为所述UE分配的上行传输资源。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E激活所述目标小区之前,还包括:
UE向第一小区发送缓冲状态报告BSR,以使所述第一小区将所述BSR中包含的所述逻辑信道组的标识和所述逻辑信道组的上行缓存数据量转发给所述目标小区。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UE激活所述目标小区包括:
UE向所述第一小区发送BSR后,监听所述目标小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或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14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