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空屋面内板施工用悬挂吊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92703.0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1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刘爱森;陈文;魏忠国;郑锦泉;王乾锁;李彦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30 | 分类号: | E04G3/30;E04G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空 屋面 施工 悬挂 吊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高空屋面内板施工用悬挂吊篮。
背景技术
在钢结构领域中,超大钢结构厂房越来越大,屋面内板离地高度也越来越高,其屋面内板施工难度越来越大;由于屋面内板在钢梁的上面,在屋面檩条的下面,传统的地面移动操作平台不能满足施工需要和安全使用要求,严重制约了施工进度,极大增加了施工成本。
中国专利文献CN202767494U中公开了一种一种高空屋面内板施工用悬挂吊篮,其特征是设置:一吊篮悬索,是将钢丝绳的两端分别通过环形卡固定连接在主体结构两端的屋面钢梁上,以两道屋面钢梁和连接在其间的钢丝绳构成吊篮悬索;一框架式吊篮,在吊篮的外周设置有吊环,吊环通过倒置的“U”形卡吊挂在吊篮悬索上,并可在吊篮悬索上滑动。本实用新型可以使超大钢结构厂房屋面内板的施工更加快捷、安全。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1、上述文献中的吊篮仅能容纳一人或两人,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要多个这样的吊篮,人员仅能在一定区域内进行施工操作,相邻两吊篮上的施工人员之间的协调性较差,因此会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效率。
2、由于其体积小,人员在高空作业时的稳定性能较差,一旦吊篮出现问题,会严重危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性和施工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空屋面内板施工用悬挂吊篮。
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空屋面内板施工用悬挂吊篮,包括设置于高空屋面内板下方的框架式吊篮和一组吊篮悬索,所述吊篮悬索的两端固定于主体结构两端的屋面钢梁上,所述吊篮上设有吊环装置,所述吊篮通过吊环装置悬挂于所述吊篮悬索上,所述吊篮沿着高空屋面的宽度方向设置,其长度尺寸小于等于所述屋面钢梁的长度尺寸。
所述的吊篮悬索设有多根,各所述的吊篮悬索呈平行间隔设置,且所述吊篮悬索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位于主体结构两端的屋面钢梁上。
所述的各个吊篮悬索的中部分别设有用于支撑各所述吊篮悬索的悬挂吊绳,所述悬挂吊绳的另一端与其上方的位于主体结构上的屋面钢梁固定连接。
沿所述吊篮的整个长度方向上还设有用于悬挂施工安全带的生命线,所述生命线的两端可滑动地设置于位于所述高空屋面内板下方的且靠近所述屋面钢梁两端的屋面系杆上。
所述生命线的中部可滑动地设置于位于所述高空屋面内板中部下方的屋面系杆上。
所述吊篮由钢管焊接形成的U型框架结构,其底部设有吊篮板。
所述的吊环装置包括套置于所述吊篮悬索上的吊环及与所述吊环相连接的钢丝兜绳,所述钢丝兜绳沿着所述吊篮的底部设置,其两端沿着所述吊篮的两侧伸出并与所述吊篮上端的钢管缠绕固定,所述钢丝兜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吊环固定连接。
所述吊篮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吊篮沿所述吊篮悬索移动的驱动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为手拉葫芦,其沿所述吊篮的长度方向至少设置一个,所述的手拉葫芦的一端与所述吊篮连接,其另一端通过悬挂吊绳固定于所述主体结构一端的屋面钢梁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吊篮设置为通长,施工人员可以在吊篮中来回走动,方便施工,可以实现整个屋面的同步推进施工,施工效率高。
(2)通过在吊篮的整个长度方向上设置生命线,生命线与吊篮采用分离设置,在施工中施工人员将安全带挂在生命线上,在吊篮出现问题时生命线可以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3)吊篮使用钢丝兜绳与吊环连接,钢丝兜绳与吊篮的上端钢管连接,同时钢丝兜绳采用从下部将吊篮兜了一圈,这样可以起到双保险作用,可有效预防吊篮掉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高空屋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吊篮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吊篮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927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捷组装阳角现浇模板的Y型组合夹具
- 下一篇:一种外挂脚手架的导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