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串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92154.7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2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林伟明;王绍武;方静;陈海焱;张谢平;俞正;王卫华;潘益华;吴承恩;王向平;乐党救;王伟东;毛险峰;徐勇;徐涵靖;王充;梁学宇;李超;樊玥;杨金根;吴桐;舒亮;刘菲;应捷;吴怡敏;何琰;朱大鹏;庞亚东;何民;吴祎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 ||
1.一种串补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中,所述串补系统包括与所述输电线路三相相线一一对应连接的三个串补装置;
所述串补装置包括:安装有电容补偿设备并与地面绝缘的串补平台、设置在地面支架上的第一串联隔离开关、第二串联隔离开关、并联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避雷器以及旁路开关;
所述串补平台第一端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一串联隔离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串联隔离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输电线路的相线;
所述串补平台第一端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第二串联隔离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串联隔离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输电线路的相线、所述电压互感器以及所述避雷器分别与所述第二串联隔离开关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并联隔离开关并联连接在所述第一串联隔离开关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串联隔离开关的第二端;
所述旁路开关分别连接所述串补平台第二端的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串联隔离开关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串联隔离开关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一串联隔离开关第二端与所述输电线路之间、所述第二串联隔离开关第二端与所述电压互感器之间、所述第二串联隔离开关第二端与所述避雷器之间,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旁路开关之间以及所述旁路开关与所述第四接口之间,分别通过导线连接,并分别设置一个或多个支撑绝缘子支撑所述导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串联隔离开关和所述第二串联隔离开关分别与所述串补平台之间间隔第一距离,与所述并联隔离开关之间间隔第二距离;
所述第一串联隔离开关和所述第二串联隔离开关之间间隔第三距离;
所述电压互感器与所述第二串联隔离开关之间间隔第四距离,与所述避雷器之间间隔第五距离;
所述旁路开关与所述串补平台第二端之间间隔第六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任一项所述的串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补平台为具有第一长度和第一宽度的平台;
三个所述串补平台具有第一长度的一侧平行设置,相邻两个所述串补平台之间间隔第七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串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串补平台设置在具有第二长度和第二宽度的绝缘围栏内;
任一所述串补平台具有第一宽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绝缘围栏具有第二宽度的两侧间隔第八距离;
平行设置的所述三个串补平台中,位于两侧的两个串补平台靠近所述绝缘围栏的一侧与所述绝缘围栏间隔第九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串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绝缘子的高度不小于所述串补平台的出线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串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至少为22m,所述第二距离至少为15m,所述第三距离为12m~12.5m,所述第四距离至少为12m,所述第五距离至少为11m,所述第六距离至少为16.5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串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度为27m,所述第一宽度为12.5m,所述第七距离至少为13.5m;
所述第八距离至少为11m,所述第九距离至少为17m,所述第二长度至少为49m,所述第二宽度至少为98.5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9215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