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型自动灭火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90207.1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0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远洋特种工业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19/00 | 分类号: | A62C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自动 灭火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微型自动灭火器。
背景技术
常见的灭火器由两个金属罐、启动开关和短水龙带组成,其中,大罐中盛装有灭火剂,小罐中储存有压缩空气。按下启动开关后,压缩空气带动灭火剂,经由短水龙带喷出。由于灭火器中的压缩空气与灭火剂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全部喷出,在此期间,使用者需要手持灭火器,并将短水龙带准确对准火源,实施灭火作业。可见,现有的灭火器使用过程较为繁琐,需要使用者在长时间逗留在火场附近,存在安全隐患。同时,由于在小罐中储存有压缩空气,出于安全考虑,现有灭火器通常较为笨重,不易转移、运输和使用。
由以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可快速使用的自动灭火器,重量轻、使用方法简单、灭火作业速度快,以实现便于转移、运输和使用,缩短灭火人员在火场逗留时间,减小安全风险的目的,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型自动灭火器,重量轻、使用方法简单、灭火作业速度快,以实现便于转移、运输和使用,缩短灭火人员在火场逗留时间,减小安全风险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型自动灭火器,包括发射筒、灭火介质容器、安全盖、底盘、点火弹簧、发射药筒、引信、启动连杆、启动弹簧和启动键;
灭火介质容器安装于发射筒中,灭火介质容器为薄膜材质或类似薄膜材质;
安全盖套设在发射筒的开口部;
点火弹簧、底盘和发射药筒依次设置在发射筒的底部与灭火介质容器之间;
发射药筒内填装有发射药与引信,引信与点火弹簧相连接;
启动连杆铰接设置在发射筒内部,启动连杆朝向发射筒底部一端距发射筒内壁的最大距离大于底盘距发射筒内壁的间距,距发射筒底部的距离大于底盘距发射筒底部的最小距离;
启动键与发射筒铰接相连,并与启动连杆朝向发射筒开口方向的一端相连;
启动弹簧设置在发射筒与启动连杆之间,启动键在启动弹簧的作用下向外弹起。
优选的,在上述的微型自动灭火器中,还包括套设在发射筒外部的橡胶减震把手。
优选的,在上述的微型自动灭火器中,橡胶减震把手上设置有安全销插孔,启动键上设置有弹起状态下与安全销插孔位置相对应的安全销插槽,还包括设置在安全销插孔中的第一安全销。
优选的,在上述的微型自动灭火器中,底盘的一侧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内径小于点火弹簧的内径,环形凹槽的外径大于点火弹簧的外径;底盘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容纳发射药筒及灭火介质容器端部的卡槽。
优选的,在上述的微型自动灭火器中,还包括设置在底盘两侧的弹性减震垫。
优选的,在上述的微型自动灭火器中,发射筒内设置有固定卡扣,灭火介质容器的外表面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端部至灭火介质容器端部的最大距离不大于固定卡扣至安全盖内侧顶点的距离,灭火介质容器中轴线至加强筋的距离等于发射筒的内筒半径。
优选的,在上述的微型自动灭火器中,发射药筒设置在灭火介质容器的瓶口处,发射药筒朝向灭火介质容器的一端以隔板密封。
优选的,在上述的微型自动灭火器中,还包括可拆卸地设置在发射筒上的第二安全销,第二安全销伸入发射筒部分的长度大于底盘距发射筒内部的间距,第二安全销销距发射筒底部的距离不小于点火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下底盘距发射筒底部的最大距离。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型自动灭火器,包括发射筒、灭火介质容器、安全盖、底盘、点火弹簧、发射药筒、引信、启动连杆、启动弹簧和启动键。其中,薄膜材质的灭火介质容器套设于发射筒中。套设在发射筒开口部的安全盖将发射筒及其内部的灭火介质容器封在发射筒内。点火弹簧、底盘和发射药筒依次设置在发射筒的底部与灭火介质容器之间;发射药筒中填装有发射药与引信,引信与点火弹簧相连接。启动连杆铰接设置在发射筒的内部,启动连杆朝向发射筒底部的一端距发射筒内壁的最大距离大于底盘侧壁与发射筒内壁的间距,同时,距发射筒底部的距离大于底盘距发射筒底部的最小距离。启动弹簧设置在发射筒与启动连杆之间。铰接在发射筒上的启动键与启动连杆朝向发射筒开口方向的一端相连,并在启动弹簧的作用下向外弹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远洋特种工业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长春远洋特种工业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902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防车安全作业范围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质污染网络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