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走式玉米秸秆检拾打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90105.X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1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曹明璐;韩国军;王莹;李洪德;王亚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畜牧机械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B43/00 | 分类号: | A01B43/00;A01F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1005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 秸秆 打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自走式玉米秸秆检拾打捆机,涉及一种自动检拾地面上条状铺放的玉米秸秆并打成规则方形草捆的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北方农村对玉米秸秆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直接焚烧、粉碎还田和回收三种方式。秸秆直接焚烧不仅污染环境,也造成资源的浪费;采用秸秆粉碎还田,动力消耗大,成本较高;玉米秸秆是重要的畜牧养殖业饲料,实现秸秆回收可提高资源利用,同时增加农民收入。而对秸秆的回收,大部分地区主要以人工劳动收集、松散堆放为主,劳动强度大,效率极低;其次少数农机化发达地区采用牵引式秸秆打捆机进行回收作业,也存在着动力消耗较高,作业效率稍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玉米秸秆回收作业人工劳动或牵引式机械作业存在的劳动强度大、动力消耗高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走式玉米秸秆检拾打捆机,它以自走式工作方式,高效自动地检拾地面上的秸秆并把输送、喂入到机器内部的秸秆压缩打扎成方形草捆,抛放于机器后的地面。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扇形捡拾台倾斜地安装在打捆机的前部,其后与输送桥对接,驾驶室设置于输送桥的正上方,而输送桥的输出口直接与纵向喂入装置相连通,位于机架中部的横向喂入装置又与纵向喂入装置垂直相接,而且横向喂入装置的输出口与秸秆成型腔中部相对接,所述的秸秆成型腔位于机架上方的一侧并呈纵向安装布置,在其前端腔体内安装有压草机构,在其尾部设置有草捆滑出板,紧靠横向喂入机构,发动机安装在机架的右上方,驱动轮和转向轮分别安装在机架的前后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主要技术特征是:所述扇形捡拾台与机器前进的纵向水平地面呈15°~20°角布置,其后端铰接安装在机架的前端,中部通过两个铰座与机架前部安装的两个液压缸活塞杆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实现了对玉米秸秆自动检拾并快速压实打扎成规则的方形草捆,极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大幅度地减轻了农民工作量,这样对促进农牧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将具有积极意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说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构造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构造简图
图1中1.扇形检拾台,2.输送桥,3.驾驶室,4.驱动轮,5.机架,6.打结机构,7.发动机,8.秸秆成型腔,9.转向轮,10.草捆滑出板。
图2中11.横向喂入机构,12.纵向喂入机构,13.压草装置,14.液压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工作时,专业操纵人员进入机器的驾驶室(3),启动发动机(7)动力,机器由前驱动轮(4)驱动向前方行进,驾驶员通过方向盘控制机器后转向轮(9)将机器开至作业现场,调整好机器的工作位置,同时操控液压控制系统(14)的换向阀的手柄,降低机器前端的扇形检拾台(1)的位置,并使之正对前方呈条状铺放的玉米秸秆,接合机器工作装置的离合手柄,使机器各部工作装置和机构开始运转起来,同时驾驶员操纵机器直线行驶,这样机器前方的秸秆由扇形检拾台不断地拾起进入机器内部,经过输送桥(2)输送,将秸秆运至纵向喂入机构(12),纵向喂入机构则秸秆推至与其垂直联接的横向喂入机构(11),因横向喂入机构与秸秆成型腔(8)的中部垂直相连,所以秸秆被横向喂入机构拨推进入秸秆成型腔的中部腔内,紧接着位于秸秆成型腔前端的压草装置(13)开始工作,它的压缩活塞向前伸出,将成型腔中部的秸秆向后压缩,同时打结机构(6)也开始联动运作,将压缩到成型腔后部的草捆进行捆扎,捆扎好的草捆最后经草捆滑出板(10)滑落到机器后部的地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畜牧机械化研究所,未经黑龙江省畜牧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901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回旋加速器的同步液压举升装置
- 下一篇:蓄能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