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控制垫圈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8851.5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9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纪平;陈天予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纪平;陈天予 |
主分类号: | F16B43/00 | 分类号: | F16B43/00;G01L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控制 垫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垫圈,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控制垫圈。
背景技术
可压缩垫圈型直接拉力指示器(Compressible-Washer-Type Direct Tension Indicators)是早先的一个国外发明,在一个平垫圈的一面加工出一系列凸出物,用于控制高强度螺栓的紧固轴力(夹紧力),其原理是根据凸出物被压缩的程度,推断对应的螺栓紧固轴力。两者的关系,预先在实验室得到。由于每批产品的制造精度(形式尺寸、机械性能等)不可能完全一致,所以必须按批检测,不可以混批使用。另外,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多次测量被压缩的量,这给施工带来不便。
后来,有人对上述发明加以改进,从凸出物背面的凹坑加工出一条放射状的细槽,并在凹坑中填入带色的柔性硅胶状物体,施工时,凸出物被压缩,硅胶状物体通过细槽喷出,施工人员根据喷出物的量和状态来判断螺栓被紧固的程度。出于和上述发明的相同原因,这种产品也必须按批检测,不可以混批使用。另外还要对施工人员培训,让施工人员记住喷出物的量和状态与螺栓被紧固程度的关系。
上述两个发明的优点是使高强度螺栓的施工彻底摆脱了传统的扭矩法,也就是说,除了“可压缩垫圈型直接拉力指示器”本身的形式尺寸、机械性能,与其他影响施工精度的原因基本无关。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缺点,那就是无法实现自动控制,必须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测凸出物的压缩量,或者靠人工观测、判断是否达到需要的压缩程度,其结果不仅影响施工速度,也不可避免影响施工质量,对产品本身也要求有比较高的制造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控制垫圈,能够自动控制高强度螺栓紧固轴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平垫圈本体,所述平垫圈本体的一面上加工有与所述平垫圈本体同心的多个凸出物,所述多个凸出物分为基准点凸出物和控制点凸出物,所述基准点凸出物的高度低于所述控制点凸出物的高度;所述基准点凸出物中的一个基准点凸出物上粘贴有单面导电的并与外部控制系统连接的检测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准点凸出物均匀分布在所述多个凸出物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准点凸出物通过预压的方式使得其高度低于所述控制点凸出物的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准点凸出物的数量与控制点凸出物的数量之比与基准点凸出物受到的预压力与设定的紧固轴力之比成正比例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基准点设置紧固轴力,并在基准点中的一个点上粘贴一种单面导电的检测条,通过检测条发出的信号来判断已经达到紧固程度,并控制工具停止施工,从而实现了自动控制螺栓的紧固轴力,从而加快了施工速度,提高了施工质量,并且本实用新型制造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控制垫圈,包括平垫圈本体1,所述平垫圈本体1的一面上加工有与所述平垫圈本体同心的多个凸出物,所述多个凸出物分为基准点凸出物3和控制点凸出物2,所述基准点凸出物3的高度低于所述控制点凸出物2的高度;所述基准点凸出物3中的一个基准点凸出物上粘贴有单面导电的并可以与外部控制系统连接的检测条4。
基准点凸出物3从多个凸出物中均匀选取,加以预压,预压力根据该种螺栓的设计紧固轴力(夹紧力)确定,并在基准点凸出物3中的一个点上粘贴一种单面导电的检测条4。剩余的凸出物作为控制点。图1中,基准点凸出物3的数量与控制点凸出物2的数量之比为1∶2。
自动控制垫圈对高强度螺栓设计紧固轴力(夹紧力)的控制原理如下:
使用时按照图2安置自动控制垫圈1。高强度螺栓7依次穿过平垫圈5、自动控制垫圈本体1、被夹紧物8(钢结构构件)、然后拧上螺母6。当使用电动扳手或者液压扳手拧紧螺母6时,由于螺栓7伸长产生的夹紧力通过平垫圈5传递给自动控制垫圈本体。平垫圈5压缩自动控制垫圈本体上的控制点凸出物2。当控制点凸出物2被压缩至基准点凸出物3相同高度(处于同一平面)时,控制点凸出物2与检测条4导通,发出一个控制信号,切断施工机具的动力源,螺母6停止转动,施工完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纪平;陈天予,未经陈纪平;陈天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88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蛇簧冲压式罩壳
- 下一篇:一种新型传染病患者隔离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