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铍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8719.4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0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赛小锋;韦永林;曹希斌;田进寿;刘永安;盛立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29/86 | 分类号: | H01J29/86;H01J31/50;H01J9/2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杨引雪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X射线像增强器用铍窗封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铍窗。
背景技术
X射线像增强器是手提式X射线检测仪、X射线机器视觉系统的核心器件,由其所组成的仪器主要应用于人体四肢骨折检查、线路板及线路板焊点等的检测。X射线像增强器的输入窗通常选用对X射线透过率高的金属材料封接而成。X射线像增强器常用的输入窗为金属钛窗和铝窗,因为金属铍比金属钛、铝对X射线的透过率高得多,获得同样清晰的图像所需的X射线强度和计量都会低很多,因此,无论是对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采用金属铍作为X射线真空器件的输入窗都是最佳的选择。
铍一般采用钎焊和扩散焊方法。但金属铍窗的封接相对常用的钛输入窗和铝输入窗的封接而言会困难一些。钎焊要用铅基封接焊料和银基封接焊料.但无论是何种封接焊料,在铍表面的润湿性和流动性都较差,且铍易于氧化,增加了铍窗钎焊的难度。另外,铍窗的钎焊也不宜在过高的温度下进行,铍在高温下易于扩散,形成钎缝界面的孔洞。
对X射线真空器件而言,由于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对器件进行400℃左右烘烤去气,故只能采用真空钎焊的方法制备X射线输入窗,可同时保证其真空气密性和耐烘烤的要求。专利200510040724.X提到采用胶粘的办法制备铍窗的方法只适用于不需要高温烘烤的密封条件下使用。
采用常规的钛输入窗封接方法封接小尺寸铍窗其封接成活率极低,大尺寸铍窗的封接难度可想而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铍窗,解决现有铍窗结构密闭性不好、不耐烘烤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铍窗,包括封接环以及置于封接环上方的铍窗片,其特殊之处在于:铍窗片下表面的封接边缘区域镀有一层金属镍,铍窗片下表面的封接边缘区域与封接环的封接面焊接。
上述铍窗还包括位于铍窗片上方的封接隔离环,所述铍窗片、封接环以及封接隔离环同轴,铍窗片上表面的封接边缘区域镀有一层金属镍,封接隔离环与铍窗片上表面的封接边缘区域焊接。
上述封接环的封接面的内边缘设置有倒角。
上述铍窗片的直径比封接隔离环的外边缘的直径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铍窗片的封接边缘区域电镀有一层金属镍,可以增加铍窗片和封接焊料之间的浸润性,有效提高铍窗的封接成活率。
(2)封接环的封接面的内边缘设置有倒角,防止焊料扩散到铍窗片的有效输入面。
(3)铍窗片的直径比封接环和封接隔离环的直径稍小,焊料熔化后会利用封接环和封接隔离环边缘之间的微小缝隙产生毛细作用而形成良好的真空密封。
(4)利用封接定位环将封接压块定位可以防止封接焊料熔化后造成封接压块及铍窗的移动。
(5)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大尺寸铍窗的真空密封封接。该封接技术同样可以用于大尺寸钛窗、铝窗的封接。主要应用于X射线像增强器、大头管等的输入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铍窗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铍窗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铍窗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铍窗的封接方法示意图。
其中:1-封接压块;2-封接定位环;3-封接底座;4-铍窗;41-封接环;42-封接隔离环;43-封接焊料;44-铍窗片;5-镍;6-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该铍窗,包括封接环41以及置于封接环41上方的铍窗片44,铍窗片44下表面的封接边缘区域镀有一层金属镍5,铍窗片44下表面的封接边缘区域与封接环41的封接面焊接。
实施例二,如图2,该铍窗还包括位于铍窗片44上方的封接隔离环42,所述铍窗片44、封接环41以及封接隔离环42同轴,铍窗片44上表面的封接边缘区域镀有一层金属镍5,封接隔离环42与铍窗片44上表面的封接边缘区域焊接。
较优的,封接环41的封接面的内边缘设置有倒角6,防止焊料扩散到铍窗片的有效输入面。
较优的,铍窗片44的直径比封接隔离环42的外边缘的直径小。焊料熔化后会利用封接环和封接隔离环边缘之间的微小缝隙产生毛细作用而形成良好的真空密封。
在真空环境下封接铍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87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滑橇垛码机滑橇托板驱动机构
- 下一篇:大桥式码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