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教室雾霾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8295.1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8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仲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仲琨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B01D46/10;B01D53/78;B01D53/18;B01D53/6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教室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霾处理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在教室内应用的雾霾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雾霾天气已经成为城市迫切需要解决的污染问题之一,雾霾中浮游大量尘粒和烟粒等有害物质,会对人体的呼吸道造成伤害,空气中飘浮大量的颗粒、粉尘、污染物病毒等,一旦被人体吸入,就会刺激并破坏呼吸道黏膜,使鼻腔变得干燥,破坏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细菌进入呼吸道,容易造成上呼吸道感染,对于学生或者儿童来说危害更大。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与后一项颗粒物的结合加重了雾霾天气污染,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阴沉灰暗。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北京监测的是细颗粒物(PM2.5),也就是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雾霾天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日常生活,在雾霾天中,教室不能开窗透风,造成教室内的空气混浊,同样不利于学生的正常学习。
市面上常用的空气过滤装置,结构复杂,整体结构较大,实用成本较高,在运行时可能有很大的噪音,不利于教室中的正常实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成本,噪音低,操作简单方便的教室雾霾过滤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教室雾霾过滤装置,所述的雾霾过滤装置安装在墙体内,所述的过滤装置包括传动电机、传动轴、过滤筛网、储液槽、细流管、废液槽和开合窗,所述的传动电机通过传动轴安装在墙体内,所述的传动轴上设有过滤筛网,所述的墙体外侧通过转轴连接有开合窗,所述的墙体内侧设有储液槽,所述的储液槽设置在墙体上部,所述的储液槽经多根并联安装的细流管连通墙体下部的废液槽,所述的细流管为U型槽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储液槽上部设有进液口,储液槽下部设有清理口,所述的储液槽内与细流管的连接部位上设有流量调节板,所述的流量调节板通过螺纹活动连接在储液槽底部,通过流量调节板调节细流管中液体的流入量,根据雾霾天气的实际情况调节不同的流量,方便吸收,装置的整体灵活性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储液槽内盛装有饱和的醋酸钠溶液、柠檬酸钠溶液或Na2CO3溶液中的一种,通过饱和的碱性溶液吸收雾霾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有害气体,转换成无害气体或者液体,同时这些碱性的溶液的配置成本低,学校内可以很容易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过滤筛网通过卡扣结构活动安装在传动轴上,所述的过滤筛网为活性炭纤维筛网,过滤筛网因为吸附了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需要及时的拆卸和清理,方便快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细流管以U型槽正对的开合窗的方向固定安装,所述的储液槽经过U型槽连通在废液槽内,所述的饱和碱性溶液经过U型槽内慢慢滑落到废液槽中,以面对墙体外侧的方式安装,方便对有害气体的吸附,同时U型槽的两侧保证了饱和的碱性溶液流通的稳定性,防止因为过滤筛网转动形成的风力而导致的溶液流通不稳情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过滤筛网上设有多个筛网孔,所述筛网孔的孔径为5-15mm,通过该孔径的筛网方便吸收雾霾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活性炭纤维的过滤筛网吸收了雾霾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同时经过传动轴旋转,辅助空气的流通;同时在过滤筛网后方添加的液体气体过滤装置,通过重力作用缓慢留下的吸收液,去除雾霾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有害气体,装置的整体制作和使用成本较低,仅仅有轻微的转动电机声音,同时整体结构为可拆装的,方便维护和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细流管结构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细流管截面图;
其中,1 墙体,2 传动电机,3 传动轴,4 过滤筛网,5 筛网孔,6 卡扣结构,7 储液槽,8 细流管,9 废液槽,10 进液口,11 开合窗,12 清理口,13 流量调节板,14 U型槽,15 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仲琨,未经张仲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82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载重的模拟汽车运输振动台
- 下一篇:一种示踪气体定量控制释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