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板材压弧制筒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7968.1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7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丁培远;段坤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培远 |
主分类号: | B21D5/10 | 分类号: | B21D5/1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赵彦栋 |
地址: | 5514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材 压弧制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造圆筒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将板材压成弧形板从而制造圆筒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板材制筒工艺是采用滚筒机将板材滚制成圆筒,但滚筒设备成本较高,每一台都至少需要几万元,对于中小型企业或工厂来说是一项较大的花费,同时,用滚筒设备制造圆筒耗时较长,每制造一个圆筒大概需要二十几分钟,制造过程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板材压弧制筒的装置,以解决现有采用滚筒机制造圆筒成本较高,同时,用滚筒机制造圆筒耗时较长,制造过程较为复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方案如下:一种用板材压弧制筒的装置,包括定模、动模、支架和升降装置,升降装置的升降端朝下设置,且升降装置的底座固定在支架上,动模固定在升降装置的升降端上,动模的下端为弧形凹槽结构,定模固定在动模的下方,定模的上端为弧形凸起结构,且定模上端弧形凸起的位置与动模下端的弧形凹槽相对应。
所述升降装置为千斤顶。
所述支架为龙门架。
所述定模上弧形凹槽结构和动模下端弧形凸起结构的长度方向与支架的长度方向相平行。
所述定模上的弧形凹槽结构与动模下端的弧形凸起结构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优点是采用动模在上,定模在下的方式压制圆筒,制造工艺简单,制造效率大大提高,每制造一个圆筒仅需十几分钟即可,同时,利用压弧工艺制造圆筒,所需设备大概只需花费几百元,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定模上弧形凹槽结构和动模下端弧形凸起结构的长度方向与龙门架的长度方向相平行,使得制造好的滚筒不会由于龙门架的阻挡卡在模具上,便于滚筒的取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所述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所述一种用板材压弧制筒的装置,所述板材一般指钢板,也可是铝板、铜板等,包括定模1、动模2、支架3和升降装置4,升降装置4为千斤顶。升降装置4的升降端朝下设置,且升降装置4的底座固定在支架3上,支架3为龙门架,动模2固定在升降装置4的升降端上,动模2的下端为弧形凹槽结构,定模1固定在动模2的下方,定模1的上端为弧形凸起结构,且定模1上端弧形凸起的位置与动模2下端的弧形凹槽相对应。定模2上弧形凹槽结构和动模1下端弧形凸起结构的长度方向与龙门架的长度方向相平行,且定模2上的弧形凹槽结构与动模1下端的弧形凸起结构相匹配。
使用方法:以钢板为例,将钢板放在动模2和定模1之间,启动升降装置4,控制动模2做往复的升降运动,使钢板在动模2和定模1之间压成弧形,将钢板上压成弧形的部分向外侧平移,再次控制动模2做往复的升降运动,如此往复上述工序,将钢板压制成圆筒形,钢板上弧度有偏差的地方也采用上述模压方法进行修正,最后,用焊接等方式将圆筒形钢板两侧的自由端对接,完成制筒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培远,未经丁培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79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制剂
- 下一篇:矫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