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硫精砂制酸工段熔融炉渣余热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7767.1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2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鄂中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C01B17/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1915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精砂制酸 工段 熔融 炉渣 余热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硫酸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硫精砂制酸工段熔融炉渣余热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硫酸作为一种常见的工业原料,其在各个领域中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化肥生产领域,如在复合肥生产过程中会用到大量的硫酸,复合肥生产厂家可采用硫矿自制硫酸。硫矿生产硫酸主要采用氧化法先得到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水和氧气反应得到硫酸。在硫矿氧化工序通常采用沸腾焙烧炉与空气反应得到二氧化硫。现有技术中在进入沸腾焙烧炉前需要配备一热风炉对原矿石进行烘干,将露天堆存的原矿含水率由14%降至6%,便于沸腾焙烧炉进行焙烧处理。
具体地,参见图1,现有的硫精砂制酸工段熔融炉系统包括热风炉、筛分装置、沸腾焙烧炉、余热锅炉、焙烧炉风机和冷却增湿滚筒等结构,其中,热风炉、筛分装置、沸腾焙烧炉和余热锅炉依次连接,焙烧炉风机和冷却增湿滚筒与沸腾焙烧炉相连。其工艺流程为:原矿石经热风炉烘干、筛分处理后由原料车间进入沸腾焙烧炉 ,产生的锅炉烟气进入后续余热锅炉进行热能回收,产生的熔融炉渣(平均温度为900℃左右)进入冷却增湿滚筒冷却后排入临时渣场。
申请人在实现本专利时,发现从沸腾焙烧炉出来的炉渣温度很高,平均高达900℃左右,如果直接送入冷却增湿滚筒(同时还要处理其他工序产生的废渣)不但增加了冷却增湿滚筒的处理负荷,还造成了热能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利用炉渣中的余热热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硫精砂制酸工段熔融炉渣余热利用系统,该系统针对沸腾炉外排熔融炉渣热量进行收集以替代原有热风炉作为原矿烘干热源。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硫精砂制酸工段熔融炉渣余热利用系统,该系统包括热风烘干装置1、筛分装置2、沸腾焙烧炉3、余热锅炉4、焙烧炉风机5、除尘装置6、除尘风机7、炉渣收集装置9、冷却增湿滚筒10和热风风机11,所述热风烘干装置1、筛分装置2、沸腾焙烧炉3和余热锅炉4依次相连,所述沸腾焙烧炉3的进风口设有所述焙烧炉风机5;所述沸腾焙烧炉3和冷却增湿滚筒10之间设有所述炉渣收集装置9,所述炉渣收集装置9、热风风机11、热风烘干装置1、除尘装置6和除尘风机7通过管路依次相连组成热风风道。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热风烘干装置1为烘干滚筒。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炉渣收集装置9包括圆盘给料机91和受料斗92,所述沸腾焙烧炉3、圆盘给料机91、受料斗92和冷却增湿滚筒10依次相连,所述热风风机11通过管路与所述受料斗92相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硫精砂制酸工段熔融炉渣余热利用系统,该系统将沸腾焙烧炉的熔融炉渣单独引出到炉渣收集装置中,由引风机将其中热量引入新增的热风烘干装置中,原矿石利用该热风进行干燥,生成的水蒸气及部分粉尘,通过除尘装置净化后外排,热交换后的炉渣再进入增湿滚筒,充分冷却后进入渣场。该系统利用了熔融炉渣余热,降低了能源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硫精砂制酸工段熔融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硫精砂制酸工段熔融炉渣余热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热风烘干装置、2筛分装置、3沸腾焙烧炉、4余热锅炉、5焙烧炉风机、6除尘装置、7除尘风机、8烟囱、9炉渣收集装置、91圆盘给料机、92受料斗、10冷却增湿滚筒、11热风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鄂中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鄂中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77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