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附件侧置式膨胀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7705.0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0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涛;林建斌;陈晓春;李相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威(天津)电气化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1/30 | 分类号: | B60M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附件 侧置式 膨胀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铁供电接触轨系统中使用的附件侧置式膨胀接头。
背景技术
膨胀接头是地铁供电接触轨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件。一个锚段内的接触轨会因为光照、周围环境温度的升高、自身传输电流等原因发热,从而导致锚段内接触轨长度发生膨胀。当接触轨自身温度降低后,接触轨长度又会发生收缩。膨胀接头设置有伸缩间隙,能够消除一定距离范围内接触轨膨胀或收缩给系统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接触轨系统正常运行。膨胀接头由动轨、定轨和连接动轨和定轨的附件组成。因膨胀接头的受流面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相对于地铁列车上的受流靴是固定的,相对于列车限界也是固定的。在地铁列车运行过程中,在地铁列车与接触轨系统尤其是膨胀接头之间需要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目前的膨胀接头中,连接动轨、定轨的膨胀接头附件位于膨胀接头上部,遇到某些地铁线路中列车限界与接触轨系统之间竖直方向上的空隙很小时,这样对行车安全十分不利。列车限界与接触轨系统之间的空隙越小,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就越可能与接触轨系统发生碰撞。膨胀接头作为接触轨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件,对接触轨系统与车辆限界之间空隙的影响最大。如何降低膨胀接头竖直方向的高度,增大膨胀接头与列车限界之间的空隙就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增大膨胀接头与地铁列车之间的空隙,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附件侧置式膨胀接头,该侧置式膨胀接头将膨胀接头附件设置在远离地铁列车限界的膨胀接头的侧面,降低了膨胀接头高度,能够显著增大地铁列车与膨胀接头之间的间隙,尤其适用于地铁列车限界与接触轨系统之间的空隙很小的地铁线路,保证列车行车安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附件侧置式膨胀接头,附件包括导向鱼尾板,长导板,分路器,短导板,导流鱼尾板,支撑板及紧固件。采用两根轨道的结构,即主体分为定轨和动轨。在定轨与动轨之间形成一个伸缩间隙。定轨和动轨靠导向鱼尾板在两侧进行卡紧定位,然后再用紧固件将定轨和动轨两侧的导向鱼尾板进行紧固。其中定轨上开有两个圆孔,使用两套紧固件将导向鱼尾板与定轨紧固后,定轨与导向鱼尾板之间无相对位移。动轨上开有一个长孔,使用一套紧固件将导向鱼尾板与动轨紧固后,动轨与导向鱼尾板之间可以产生相对滑动。动轨上连接有导流鱼尾板,导流鱼尾板通过两套紧固件与动轨固定。在导向鱼尾板和导流鱼尾板上均焊接有支撑板。分路器是柔软的铜带,为了保
证其形状不会发生改变,在分路器内侧装有短导板,在分路器外侧装有长导板,短导板和长导板夹持住分路器,并与支撑板固定。膨胀接头分路器与支撑板相连接,这样就用分路器将附件侧置式膨胀接头的导向鱼尾板和导流鱼尾板连接起来,而导向鱼尾板与定轨固定,导流鱼尾板与动轨固定,这样,就实现了用分路器将附件侧置式膨胀接头的定轨和动轨连接起来。经过附件侧置式膨胀接头的电流能够从一侧动轨传输到导流鱼尾板,从导流鱼尾板传输到焊接在其上面的支撑板,从支撑板传输到分路器,从分路器传输到焊接在导向鱼尾板上的支撑板,从支撑板传输导向鱼尾板,最后从导向鱼尾板传输到定轨,实现了电流的传输。这样,就实现了将膨胀接头附件设置在远离地铁列车限界的膨胀接头的侧面,降低了膨胀接头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附件侧置式膨胀接头,该附件侧置式膨胀接头降低了膨胀接头高度,能够显著增大地铁列车与膨胀接头之间的间隙,尤其适用于地铁列车限界与接触轨系统之间的空隙很小的地铁线路,保证列车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中1.定轨,2.导向鱼尾板,3.长导板,4.分路器,5.短导板,6.导流鱼尾板,7.支撑板,8.动轨。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定轨(1)和动轨(8)靠导向鱼尾板(2)在两侧进行卡紧定位,形成定轨(1)和动轨(8)的滑动通道,用紧固件将定轨(1)和动轨(8)两侧的导向鱼尾板(2)进行紧固。定轨(1)上开有两个圆孔,使用两套紧固件将导向鱼尾板(2)与定轨(1)紧固后,定轨(1)与导向鱼尾板(2)之间无相对位移。动轨(8)上开有一个长孔,使用一套紧固件将导向鱼尾板(2)与动轨(8)紧固后,动轨(8)与导向鱼尾板(2)之间可以产生相对滑动。动轨(8)上连接有导流鱼尾板(6),导流鱼尾板(6)通过两套紧固件与动轨(8)固定。在导向鱼尾板(2)和导流鱼尾板(6)上分别焊接有支撑板(7)。在分路器(4)内侧装有短导板(5),在分路器(4)外侧装有长导板(3),短导板(5)和长导板(3)夹持住分路器(4),并与支撑板(7)固定。这样,就实现了电流动轨(8)传输到导流鱼尾板(6),再到焊接在导流鱼尾板(6)上面的支撑板(7),再到分路器(4),再到焊接在导向鱼尾板(2)上的支撑板(7),再到导向鱼尾板(2),最后传输到定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威(天津)电气化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比威(天津)电气化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77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