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斜面摆动辗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7603.9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4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国英 |
主分类号: | B21J9/02 | 分类号: | B21J9/02;B21J13/02;B21J9/18;B21J13/14;B21J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面 摆动 辗压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摆动辗压机,具体地说是双斜面摆动辗压机。
背景技术
1918年美国研制出slick摆辗机,叫“轨道锻造机”,1920年获得美国专利。英国1926年研制出摆辗机,叫“转动锻造机”,1966年生产出第一台摆辗机。瑞士Bdltec公司研制出球面摆辗机叫“轨道冷成形机”。波兰华沙理工大学马尔辛尼教授于1967年实用新型了“四轨迹的PXW型摆动模轧机”,是世界最早批量生产摆辗机并出口的国家。
我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1973年引进波兰生产的PXW型摆辗机样机。开始研究摆辗机。五九研究所拥有国内最强大的研究团队,有多名顶级知名摆辗机专家。我国的摆辗机是从五九研究所起步的,后来有哈工大、北京工具厂、上海机械工艺研究所、上海电机锻造厂、上海新华轴承厂等多家研制和生产摆辗机;目前国内有几十家生产摆辗机,徐州一个城市竟有6家生产摆辗机,但都是仿波兰等外国的产品,都没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
摆辗机的基本结构:国内外到目前为止生产两种摆辗机:斜盘转动摆头摆辗机和球面摆头摆辗机。
1、斜盘摆头辗机——圆轨迹:
结构特点:圆轨迹的“斜盘摆头摆辗机”,“摆头”实际根本不摆动,只作圆周旋转滚动,所以应称作“转动压力机”,优点:结构简单,制造容易,耐用。缺点:(1)圆轨迹,滚动的锥面是沿着材料的圆周施压,产生的主要是切向阻抗力矩AM力最大,约占80%以上,转动头的接触面积大呈扇形,转压抗力大,滚动压头消耗功率大(如200T-22KW,160T-45KW, 600-75KW)。产生轴向力大,要求框架尺寸大,才能抵抗巨大的拉应力和扭矩。如200T(中型)外形尺寸达到3.3米x2.5米x3米,一个框架竟重量达到10吨。(2)滚动压头是作圆周运动,被滚压零件材料是沿圆周方向变形,这样施加的滚压力与材料径向变形方向垂直,产生的径向变形力很小,材料变形主要是靠锥形滚压头将材料挤向周边,所以更费力:而且滚压出来的零件边缘易产生裂纹,产品质量不好。(3)由于转动轨迹是圆轨迹,滚压头会带动零件会产生转动,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必须设有“防转装置”。
2、球面摆头摆辗机一一次摆线轨迹:
结构特点:摆头为球面结构。辗压采用液压系统。优点:球面结构的摆辗头能产生次摆线轨迹,摆辗接触面积小,单位面积上的压应力大,金属容易变形,省力,需要摆头功率小,摆辗出的零件质量好。缺点:(1)大面积、高精度、高硬度的球面副制造困难,制造成本高。(2)球面副是滑动摩擦,几百吨的摆辗力作用在球面上,产生巨大的摩擦力,将玫瑰线轨迹省下的摆辗力几乎全消耗掉了,所以摆辗头的功率大,发热、磨损快,使用寿命低,维修成本高。
斜盘滚压头和球面摆辗头结构的共同缺点:
摆辗压力采用液压的直压法,“直压法”要采用大直径、高压油缸的液压系统,并且要配有压力传感器、压力继电器、限位开关、调速阀等许多附件;(1)结构复杂造价高;(2)精辗压时的压力和滑块的位移精度很难控制,所以很难能加工出精度高的摆辗件,常发生将模具压裂,零件报废现象;(3)摆头电机和液压站电机总功率达100KW~270KW,仍是高耗能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双斜面摆动辗压机,摆辗头采用双斜面结构,实现了滚动摩擦,比球面结构简单,制造容易,耐用。采用行星齿轮传动结构,可以产生省力的玫瑰线轨迹。采用两级双斜面的增力机构,增力比高达53.29倍等。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双斜面摆动辗压机,包括机架、摆碾头总成,所述摆碾头总成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摆碾头总成包括主电机、主轴、偏心套筒、行星齿轮、内齿轮、上斜盘、下斜盘、摆头,所述主电机通过主轴连接偏心套筒,偏心套筒内套有行星齿轮,所述偏心套筒通过下端的半圆形轴头连接上斜盘并带动上斜盘转动,所述行星齿轮与固定不转的内齿轮相啮合,行星齿轮通过下端的联轴器连接下斜盘并带动下斜盘转动,所述摆头连接在下斜盘下端,所述上斜盘和下斜盘的斜度相同,但旋转方向相反,通过两者的不同向的转动从而带动摆头产生摆碾动作。
还包括位于摆头正下方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外部装有圆导柱,所述工作台上端安装用来承载零件的模具。
所述圆导柱设置内螺纹,工作台设置外螺纹,圆导柱和工作台通过螺纹配合旋转,带动模具中的零件上升,实现对零件辗压高度的微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国英,未经赵国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76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钕铁硼双头打孔机
- 下一篇:一种横移滚轴及其横移滚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