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车记录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7533.7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6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戎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远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5/08 | 分类号: | G07C5/08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李玉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车 记录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车记录仪。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车辆作为代步工具使用的越来越多,而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难免出现碰撞,但碰撞过程后,在进行事故认定时,很多人都各执一词,很难辨别真相;虽然有的地方可以通过摄像监控来查询,更多的地方则是通过表象来推理事情发生原因,在推理过程中,难免出现偏袒的现象,为避免不公正的现象发生,市场上出现的行车记录仪,目前的行车记录仪在使用时,其镜头是固定的;在对车外的景物进行摄像时,不能改变视野;一旦装上去后,发现镜头位置不对,则需要对行车记录仪的支架重新进行调整,调整繁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行车记录仪在使用时,镜头处于固定状态,不利于安装的问题,提供一种行车记录仪,该行车记录仪的镜头可以相对移动,便于安装。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行车记录仪,包括主机以及与主机滑动连接的镜头,所述主机包括壳体,壳体设有与镜头连接的连接孔,所述镜头包括一个内设有容置腔的外壳,所述容置腔内设有摄像头,所述外壳的内端设有环形设置的且凸起的插片,所述插片设有宽度与壳体厚度相等的卡槽,所述主机设有与插片相配合的插孔;插片的一端伸入壳体内,且卡槽与壳体卡接。
本实用新型在装配时,镜头通过插片与主机连接,连接时,连接孔周边的壳体部分插入插片的卡槽内,但卡槽内仍有一部分空隙;即当一侧的卡槽的底部与壳体抵接时,另一侧的卡槽的底部与壳体的端面之间存在间隙,因此镜头可以相对主机进行平移,微调;从而使得行车记录仪的安装较为方便,镜头的位置可以在安装后进行微调。
进一步地,所述插片呈L形。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内设有影像处理电路和柔性电路板,影像处理电路与摄像头电连接并通过柔性电路板与主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中部开有摄像孔,所述摄像孔连接有可调焦的透镜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透镜装置包括内筒和可伸缩的外筒,内筒的一端固定于外壳,外筒套接于内筒外且可相对内筒移动;所述外筒的外端部设有用于调焦的透镜。
进一步地,所述内筒的外侧面设有弧形槽,所述外筒的内侧面设有导向柱,导向柱插入弧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内筒设有外螺纹,所述外筒设有内螺纹,外筒与内筒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筒的内端套设有定位环,定位环设有内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内筒设置有透镜。
进一步地,所述行车记录仪还包括红外滤光环,所述红外滤光环与外筒可拆卸连接,其中,红外滤光环包括一个环形套壳和设置于环形套壳内的红外光滤光片或红外光滤光透镜。
其中,所述主机集成有导航电路。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可移动且可拆卸的镜头,使得镜头在进行调节时,非常方便,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镜头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6为透镜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主机 2——镜头 21——外壳
22——透镜装置 23——柔性电路板 211——导向柱
212——卡槽 213——插片 221——外筒
222——内筒 223——定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7,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7。
一种行车记录仪,包括主机1以及与主机1滑动连接的镜头2,所述主机1包括壳体,壳体设有与镜头2连接的连接孔,所述镜头2包括一个内设有容置腔的外壳21,所述容置腔内设有摄像头,所述外壳21的内端设有环形设置的且凸起的插片213,所述插片213设有宽度与壳体厚度相等的卡槽212,所述主机1设有与插片213相配合的插孔;插片213的一端伸入壳体内,且卡槽212与壳体卡接。其次,外壳21还设有导向柱,主机内设有与导向柱21相配合的导向孔,引导镜头2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远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远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75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尾气及行车数据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子动态防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