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灭火弹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7076.1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0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佰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佰忠 |
主分类号: | A62C19/00 | 分类号: | A62C19/00;A62C3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蔡岩岩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灭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火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灭火弹。
背景技术
灭火弹因使用方便而成为现今较为常用的一种灭火器材,但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灭火弹鱼龙混杂,质量优劣不一,绝大部分灭火弹都存在着灭火效率低下的问题。在熊熊烈火面前,不够给力的灭火弹势必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更为严重的损害,因此,寻找一种灭火效率高的灭火弹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灭火弹存在的灭火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灭火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新型灭火弹,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中的灭火物质和起爆装置,所述起爆装置设于所述灭火物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起爆装置包括爆炸性物质以及由玻璃或者陶瓷制成的纳米发热管,所述纳米发热管的外壁设有纳米金属膜,所述爆炸性物质填充在所述纳米发热管内,所述纳米金属膜与电极电连接,所述电极与电源及控制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发热管的两端设有堵头。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为一热敏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为一温度控制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为一烟雾感应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为机械式的直接手动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金属膜的厚度为0.1~1μm。
进一步地,所述起爆装置的起爆电压为2~60V。
进一步地,所述爆炸性物质为炸药、可燃性气体或者燃油与苏打水的混合物,其中的炸药可以是TNT、黑索金、太安和C4炸药等。
进一步地,所述灭火物质为灭火干粉或灭火水剂。
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0.1欧姆到2欧姆的电阻作为起爆电阻。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灭火弹采用主动式灭火,在起曝时无任何金属碎片或硬物伤人,在灭火时所产生的冲击波不会影响生命安全,灭火范围广、灭火效率高,每弹可灭火50平方以上,是目前国内外灭火效能最高的灭火弹,且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该灭火弹使用一种特殊的起爆装置对其进行引爆,该起爆装置采用直流电源引爆,在接通电源后,设于起爆装置表面的纳米金属膜会快速发热,产生高温,与纳米发热管壁接触的爆炸性物质被快速加热,形成热起爆,实现柱状装药的柱面起爆,爆轰波向轴向传播形成收聚爆轰波,具有相当大的爆炸威力,并可将围绕在其周围的灭火物质以相当快的速度喷散开来,从而覆盖相当大的过火面积,较快较高效地将火扑灭。
下面通过对比实验证明本实用新型的灭火弹中所使用的起爆装置的起爆威力
实验材料:
(1)本实用新型的灭火弹中使用的起爆装置:采用结构如实施例中所示的起爆装置,其中石英玻璃管的长度为248mm,内径为24.6mm,总的容积约为118cm3,石英玻璃管内装入粉状黑索金,每根石英玻璃管的装药质量为110g,利用2~60V直流电源起爆;
(2)传统的雷管起爆装置:采用与(1)相同的石英玻璃管,并采用同样的方式填装同样多的粉状黑索金炸药,使用雷管起爆。
实验方法:
利用高速摄影系统测量石英玻璃管内炸药柱面爆轰的过程以及爆轰产物的膨胀过程(火球发展过程);利用包括超压传感器在内的冲击波超压测量系统测量空气中的冲击波。高速摄影和冲击波超压测试系统距爆心的距离视装药量和测试系统的防护情况而定。
实验结果:
实验中拍摄到的录像画面证实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起爆装置可实现柱状装药的柱面起爆,爆轰波向轴向传播形成收聚爆轰波。实验中获取的冲击波超压数据如表1所示,冲击波超压波形如图1至图4所示。由实验数据可知,在距爆心1.5m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佰忠,未经王佰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70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胶囊的制造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送风装置外置的便携组合式空气净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