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灰立窑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7024.4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5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吕宜德;吕元;吕复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奥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12 | 分类号: | C04B2/1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鲁力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灰立窑,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煤粉喷燃的石灰立窑。
背景技术
在国内外,自从机械化石灰立窑诞生以来,一直沿用无烟煤成球型煤或粒状焦炭与石灰石均混后,均布、均流进入机械立窑,在窑内形成相应的煅烧带,并且机械化石灰立窑的煅烧带要形成均匀的底火,通风均匀,以保证石灰石的充分燃烧。但是这种石灰窑底部的石灰石很难达到石灰煅烧温度的要求,往往导致石灰石煅烧不均匀,影响成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石灰石煅烧不均匀、产品质量低等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煅烧均匀并且更加节能的石灰立窑。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石灰立窑,包括一窑体,所述窑体包括:错位相连的上煅烧带和下煅烧带;位于上煅烧带上部的预热带和位于下煅烧带下部的冷却带;以及从窑体相对两侧分别通向上煅烧带和下煅烧带的右煤粉燃烧器和左煤粉燃烧器。
在上述的一种石灰立窑中,所述上煅烧带和下煅烧带的连接端面为一斜面。
在上述的一种石灰立窑中,所述冷却带横截面为圆形。
在上述的一种石灰立窑中,所述预热带、上煅烧带和下煅烧带的横截面为矩形。
在上述的一种石灰立窑中,还包括与预热带、冷却带、左煤粉燃烧器和右煤粉燃烧器相通的余热利用系统,该余热系统将风从预热带和冷却带分别送至左煤粉燃烧器和右煤粉燃烧器。
在上述的一种石灰立窑中,还包括在所述窑体上方的除尘装置。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设计合理,石灰石煅烧更加均匀;2.更加节能,高效环保;3.产量更高,煅烧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石灰立窑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图中,进料装置1、卸料装置2、窑体3、预热带4、上煅烧带5、下煅烧带6、冷却带7、左煤粉燃烧器8、右煤粉燃烧器9、余热利用系统10、防尘装置11、板链出料机12。
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磨煤机优选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石灰立窑,包括位窑体3上方的进料装置1和位于窑体3下方的卸料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窑体3包括:错位相连的上煅烧带5和下煅烧带6;位于上煅烧带5上部的预热带4和位于下煅烧带6下部的冷却带7;、以及从窑体3相对两侧分别通向上煅烧带5和下煅烧带6的右煤粉燃烧器9和左煤粉燃烧器8。
石灰石由进料装置1进入窑体,经预热带4预热后,进入上煅烧带5后,向下的物料表面或中部受热,达到石灰煅烧带温度要求。但运动中的底部石灰石很难达到石灰煅烧温度的要求。当石灰向下运动到下煅烧带6的迎火面表面或中部,使这些没有足够得到煅烧温度的石灰石进一步加热,均匀煅烧。煅烧完后的石灰成品经卸料装置2出窑,再经板链出料机12送至仓库或其它系统进一步加工。
在本实施例中,上煅烧带5和下煅烧带6的连接端面为一斜面,当石灰石从上煅烧带5经该斜面进入下煅烧带6时,石灰石翻转下移,使二次煅烧更加充分。
预热带4、上煅烧带5和下煅烧带6的横截面优选为矩形,所述冷却带7横截面优选为圆形,以便通风、冷却和下料;本实施例还包括与预热带4、冷却带7、左煤粉燃烧器8和右煤粉燃烧器9相通的余热利用系统10,该余热系统10将风从预热带4和冷却带7分别送至左煤粉燃烧器8和右煤粉燃烧器9。通过余热利用系统10,将下料时带走的大量余热回收入窑,即进煤粉燃烧器,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还可将机械立窑废烟气采用循环烟气回收进入立窑底部鼓风机冷却系统或煤磨烘干系统;本实施例还包括窑体3上方的除尘装置11;除尘装置11采用现有的沉降室加布袋除尘系统。
本实施例涉及的石灰立窑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石灰石原料清洗并控制石灰石原料粒度在20mm~50mm之间的步骤;在预热带4内将石灰石原料在300℃至400℃进行预热并控制窑体3顶部温度在100℃的步骤;分别在上煅烧带5和下煅烧带6内将石灰石原料在1050℃至1150℃进行煅烧的步骤;将煅烧后的成品在冷却带7内冷却并从卸料装置2卸出的步骤。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奥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奥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70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致发声装置
- 下一篇:音频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音频输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