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刺机的针刺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6940.6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0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杨长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三辉无纺机械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46 | 分类号: | D04H1/46;D04H3/105;D04H5/02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南粤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01 | 代理人: | 林逸平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刺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刺机领域,尤其是一种针刺机的高速针刺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针刺机构由偏心轮、连杆、推杆、针梁、植针板、刺针、送网机构、牵伸(输出)机构组成。对于国内针刺机构来讲,最高频率只能达到1000rnp/min,而且振动激起量相当大,引起及其的震动以及摆动,导致无法提高针刺速度影响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旋转惯量小,往复及旋转不平衡力大大减少,针刺频率高的针刺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针刺机的针刺机构,主要包括主轴、吊环、推杆、导套;吊环连接推杆,推杆上设置有导套,主轴从吊环中间穿过,同时在吊环两侧设置有用于固定主轴的轴承座,在轴承座两侧同时设置配重轮从而构成一个针刺机构。
所述的主轴为两根且平行设置,主轴上等距分布有针刺机构。
所述的主轴之间使用斜齿轮进行齿轮链接,斜齿轮的弧顶具有弧形齿顶。
所述的针刺机构为上下对称结构同时透过中间的托网板和剥网板进行针刺。
所述的针刺机构分别设置在上主轴箱和下主轴箱中,下主轴箱固定不动,上主轴箱采用重负载升降器升降,同时在机架上配有液压锁紧装置。
所述的机架采用优质厚型碳钢板焊接而成,并经回火炉高温定型处理。
所述的托网板和剥网板全部采用合金钢板经热处理并表面抛光镀硬铬,内孔光滑无毛刺;托网板、剥网板采用大圆弧角大高度折压而成,并分别可电控升降,设有专用刻度尺与自动限位防撞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所述针刺结构频率可达1800次/分的针刺频率,1~10米/分钟的生产速度,高产高效,同时确保针刺机不发生震动或者摆动,工作稳定高效;
2.通过斜齿轮的弧型齿顶弥补双主轴的形位误差或装配误差,使机器运行顺畅稳定;
3. 四板对刺动作在同一台机器上完成,避免了对针刺布的意外牵伸,保证了针眼位置的准确性,提高针刺布的质量;
4. 可根据非织造布产品特性和工艺要求,灵活进行设备调配针刺模式,对上下主轴箱的同步同时上下刺或同时对刺转换调配重组。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用新型之原理图;
附图2为实用新型针刺机构主视图;
附图3为实用新型针刺机构侧视图;
附图4为实用新型齿轮示意图;
附图5为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审查委员能对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能有更进一步了解,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4所示,OB为曲柄,AB为连杆,B为曲轴销中心,A为连杆小孔中心(或推杆销中心)
依公式:
平衡块所产生的离心力
cβ=mβ*rβ*ω2
式中:cβ为每块平衡块所产生的离心力
mβ为平衡块质量
rβ为从平衡块质心到旋转中心的距离
ω2为角速度平方数
曲柄的往复惯性力
Pj=-mjRω2cosωt-?mjλR(2ω)2cos2ωt
式中:Pj为往复惯性力
mj为往复质量(即偏心质量+连杆大端质量,也就是推杆销轴以上质量)
R为偏心距
ωt 为曲柄由上止点转过的角度
λ为R/L(L为连杆长度,即吊环中心距)
由于转矩不均匀而引起的曲轴回转角速度变化不大,近似于曲轴做零角速度回转,便等效为一个往复质量和一个偏心旋转质量,为此曲轴半径和连杆长度视为决定曲轴的往复惯性力和离心惯性力。
所以在曲轴机构上分解为切向力和法向分力下,充分考虑满足曲轴承载力及剪切力和扭转力矩,作一定比例的曲轴旋转中心距离(即从平衡块质心到旋转中心的距离)以及连杆的回转角度(即为曲柄由上止点转过的角度)。
对比之下曲轴机构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小(即旋转质量相应轻),那么所产生离心力矢量次于传统(偏心轮)机构产生离心力矢量。然而旋转质量相应减轻(即旋转质量的离心中心半径小),机构工作往复惯性力小,为此改良对机构振动的激起量和摩擦系数的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三辉无纺机械厂有限公司,未经汕头三辉无纺机械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69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