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皮瓣术后上肢支撑垫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6480.7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7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董丰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丰琴 |
主分类号: | A61G7/075 | 分类号: | A61G7/075;A61F5/00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皮 术后 上肢 支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皮瓣术后上肢支撑垫。
背景技术
病人在皮瓣手术后为保证皮瓣成活,必须使皮瓣蒂部呈拉伸状态,防止扭曲、折叠、术后患肢要持续固定在腹部3-4周,方可断蒂进行二期手术。若患肢固定不当,常常出现僵硬、肌肉萎缩,甚至皮瓣折叠、撕脱,从而导致手术失败。传统上,通常使用棉枕垫于患肢下方,由于棉枕质软,高度不可调节,不能长时间维持有效固定状态,皮瓣蒂部常常出现折叠、甚至撕脱,且舒适度较低。
授权公告号为CN201123858Y,公告日为2008年10月1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患者髂腹部皮瓣术后患肢支架,该专利文件公开了专门用于皮瓣术后患肢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虽然实现了可调节高度的功能,但未能解决增加患者舒适度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操作简便,减少患者患肢酸胀疼痛程度,使患肢固定妥当,增加患者舒适度的一种皮瓣术后上肢支撑垫。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皮瓣术后上肢支撑垫,包括囊体,与上肢形状匹配的凹板,充气管,放气阀,充气球,其特征在于所述与上肢形状匹配的凹板设于所述囊体上表面,其一端与囊体铰接,另一端为可与所述囊体之间改变固定位置的自由端
本实用新型的皮瓣术后上肢支撑垫,将患肢置于与上肢形状匹配的凹板内,且凹板的角度可以调节,从而使患肢不容易移动,不仅固定效果好同时又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作为优选,所述与上肢形状匹配的凹板设有两个且两个与上肢形状匹配的凹板只能呈V形固定于所述囊体上表面。
设置两个与上肢形状匹配的凹板,使患者的上臂和下臂都稳定的放置于支撑垫上,手臂不容易滑落或移动,固定效果更好。两个与上肢形状匹配的凹板呈V形固定于所述囊体上表面,使上臂与下臂的弯曲角度更符合皮瓣术后对患肢的固定要求。
作为优选,所述与上肢形状匹配的两个凹板之间的V形夹角为45°。
与上肢形状匹配的两个凹板之间的V形夹角为45°,固定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囊体俯视为梯形且顶边为圆弧形。
囊体俯视为梯形且顶边为圆弧形,使患者的手肘处悬空,不受力,以避免患肢长期置于支撑垫上造成手肘压迫的不舒适感。
作为优选,所述囊体的底部设有防滑垫。
囊体底部设有防滑垫,可以防止支撑垫滑动使患肢的固定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囊体两侧设有可伸缩的支撑架。
囊体两侧设有可伸缩的支撑架,可以防止囊体被充气至一定高度时产生晃动,从而影响患肢的固定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为X形支撑架。
X形支撑架可以随着囊体的不断升高进行调节固定,从而使支撑垫充气升高时不会产生晃动,固定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
1-囊体;
2-与上肢形状匹配的凹板;
3-充气管;
4-放气阀;
5-充气球;
6-防滑垫;
7-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见附图1、2、3,一种皮瓣术后上肢支撑垫,包括囊体1,与上肢形状匹配的凹板2,充气管3,放气阀4,充气球5,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肢形状匹配的凹板2设于囊体1上表面,一端与囊体1铰接,另一端为可与所述囊体1之间改变固定位置的自由端。使用时用手挤压充气球5,气体经充气管3注入囊体1,充气量可以根据患者的体型进行调节,充气完成后将患肢放置于与上肢形状匹配的凹板2中,然后调节凹板2的自由端至患者感觉到最舒适的位置。
为了使进一步增加固定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设有两个且两个与上肢形状匹配的凹板2只能呈V形固定于所述囊体1上表面。使用时将患者的上臂和下臂分别置于不同的凹板2内,上臂与下臂之间呈V形,固定效果好,患肢不易移动。与上肢形状匹配的两个凹板2之间的V形夹角为45°时,固定效果最好,患者感觉最舒适。
为了更进一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所述囊体1俯视为梯形且顶边为圆弧形。这样的结构可以使患者的手肘处悬空,不受力,以避免患肢长期置于支撑垫上造成手肘压迫的不舒适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丰琴,未经董丰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64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骨外科多功能操作台
- 下一篇:一种新型妇产科用胎位矫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