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鱼苗孵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5566.8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1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良;李福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靖县玉水舫渔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张华芳 |
地址: | 731600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鱼苗 孵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业养殖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多功能鱼苗孵化器。
背景技术
因不同鱼类对孵化繁育条件不同,现有的人工孵化方法局限于一种孵化设施只能孵化一种鱼类,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同时没有控温和增氧设施支持,孵化率较低,孵化成功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鱼苗孵化器,是根据不同鱼类自然孵化繁殖习性,采取加温、增氧,创造人工微流水环境等措施,模拟不同鱼类的孵化繁殖条件,完成鱼类孵化繁殖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来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鱼苗孵化器,是由包括孵化器支架、立体式孵化槽、蓄水池、罗茨风机、水泵、微孔增氧管,孵化器支架上设置蓄水池和立体式孵化槽;立体式孵化槽是由至少3个孵化槽组成;孵化槽内悬置孵化框,其底部设有微孔增氧管;蓄水池通过输水管连接水泵;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立体式孵化槽上方;茨风机一端连接电机,另一端通过输气管连接微孔增氧管。
上述的蓄水池内设有加热棒和温度控制器。
上述的孵化槽底设置排注水漏斗。
上述的孵化槽与输水管的出水口之间设有过滤棉网;孵化槽的排注水漏斗下方设有过滤棉网。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改地面自然孵化为槽式立体孵化,节约用地面积,便于管理。增设温控、增氧装置,减少自然孵化受天气因素影响孵化率的风险,能提高孵化率和鱼种成活率。
本实用新型由于对水温和溶氧的可控性,拓展了孵化空间,几乎所有鱼卵都可以放到这个孵化器中孵化,具有一机多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由于该实用新型能实现循环用水,因此具有节水、节电、环保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 2-罗茨风机 3-输气管 4-微孔增氧管 5-孵化器支架 6-孵化槽 7-排注水漏斗 8-过滤棉网 9-孵化框 10-输水管 11-温度控制器 12-水泵 13-加热棒 14-蓄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鱼苗孵化器,是由包括孵化器支架5、立体式孵化槽、蓄水池14、电机1、罗茨风机2、水泵12、微孔增氧管4,孵化器支架5上设置蓄水池14和立体式孵化槽;立体式孵化槽是由至少3个孵化槽6组成;孵化槽6内悬置孵化框9,其底部设有微孔增氧管4;蓄水池14通过输水管10连接水泵12;输水管10的出水口设置在立体式孵化槽上方;罗茨风机2一端连接电机1,另一端通过输气管3连接微孔增氧管4。
蓄水池14内设有加热棒13和温度控制器11。
孵化槽6底设置排注水漏斗7。
孵化槽6与输水管10的出水口之间设有过滤棉网8;所述的孵化槽6的排注水漏斗7下方设有过滤棉网8。
实施例
蓄水池14的水通过加热棒13加热后,达到鱼类孵化所需水温,经加热的水通过水泵12由输水管10输送到立体层式孵化槽,入孵化槽6前经过滤棉网8进行过滤,除去杂质,孵化槽6底部铺设微孔增氧管4,通过罗茨风机2打气增氧。
孵化框9悬置于孵化槽6中,第一层注满后,多余的水通过排注水漏斗7排到第二层孵化槽6,第二层多余的水通过注水漏斗7排到第三层孵化槽6,最底层的多余水通过注水漏斗7排入蓄水池14,如此循环。
受精卵在孵化框9内进入孵化,根据所孵化鱼的品种不同,通过温度控制器11测温,调节孵化水温,完成鱼苗苗种孵化繁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靖县玉水舫渔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未经永靖县玉水舫渔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55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黄粉虫恒温饲养箱
- 下一篇:一种用于输蛋设备保障鸡蛋顺利通行的导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