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5239.2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8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丁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骏 |
主分类号: | B63C9/08 | 分类号: | B63C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2007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水上 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救生设备,尤其涉及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现设有的水上救生设备有游泳圈、救生衣、泡沫塑料和浮艇等,这些救生设备都是预先填充气体或者借助材料本身而产生浮力。无论是游泳圈、救生衣、泡沫塑料还是浮艇,要么体积较大,不易携带;要么需要配备一定的充气设备协助,才能较好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
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包括气囊、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气囊两端开口,开口分别密封的固定于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第二支座设有单向阀和进气孔,单向阀连接进气孔并与之气密封。其有益效果是,通过拉伸压缩的气囊,使空气从单向阀进入气囊内,起到快速充气的效果;同时结构简单,易于携带。
优选的,第一支座设有排气孔和孔帽,孔帽与排气孔相配合。通过设置排气孔和孔帽,使得在不需要使用时,拉开孔帽,实现排气的的效果。
优选的,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设有拉环。通过拉环起到便于握拿的效果。
优选的,气囊内设绳索和多个支撑件,绳索按相等距离依次连接支撑件,绳索一端固定于第一支座,其另一端固定于第二支座。通过支撑件支撑气囊,起到防止气囊压瘪的效果;同时可以是使更多气体进入气囊内。
优选的,支撑件设有多个通孔。其有益效果是,支撑件设置通孔,气囊内部可以形成空气流通,起到防止阻断气囊内空气的效果。
优选的,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相互咬合成一盒体,盒体容纳气囊。其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咬合在一起,进一步减小体积,起到便于携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的未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的使用时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的支撑件的前视图;
图中:1气囊、2第一支座、3第二支座、4单向阀、5进气孔、6排气孔、7孔帽、8拉环、9绳索、10支撑件、1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如图1所示,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包括气囊1、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气囊1两端开口,开口分别密封的固定于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第二支座3设有单向阀4和进气孔5,单向阀4连接进气孔5并与之气密封。第一支座2设有排气孔6和孔帽7,孔帽7与排气孔6相配合。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设有拉环8。气囊1内设绳索9和多个支撑件10,绳索9按相等距离依次连接支撑件10,绳索9一端固定于第一支座2,其另一端固定于第二支座3,支撑件10设有多个通孔11。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相互咬合成一盒体,盒体容纳气囊1。
如图2所示,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未使用时,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相互咬合成一盒体,盒体容纳气囊1。气囊1被压缩,体积很小,便于随身携带。
如图3所示,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使用时,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设有拉环8。拉环8便于握拿,拉住拉环8将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分开,气囊1被拉伸,气囊1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气体从进气孔5,经单向阀4进入气囊1内,由于单向阀4使得气体只能单向进入,气体进入气囊1内后无法流出。当气囊1被拉伸到最大时,气囊1内气体充满。掷入水中可产生较大浮力,即可用于救生。气囊1内部还设有绳索9和多个支撑件10,绳索9按相等距离依次连接支撑件10,绳索9一端固定于第一支座2,其另一端固定于第二支座3。气囊1被拉伸时,绳索9带动支撑件10移动,使得支撑件10均匀的支撑气囊1,防止气囊1被压瘪,同时使气囊1内部容积处于较大状态,可储存较多气体。如图4所示,支撑件10设有多个通孔11,通孔11使得气囊1内部可以形成空气流通,防止气囊1内空气被阻断。第一支座2设有排气孔6和孔帽7,孔帽7与排气孔6相配合。当不需要使用时,将孔帽7打开,同时咬合第一支座2和第二支座3,气囊1被压缩,气体从排气孔6排出。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携带。
同时,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做成圆筒型可以作为枕头使用。当便携式水上救生装置做成方型时,可以作为气垫凳子或气垫床使用,其原理同上。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骏,未经丁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52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程型旋翼式无人飞行器
- 下一篇:船舶防撞系统及具有防撞系统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