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产品吸尘器监测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4831.0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4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孙建;王文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沃斯机器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08 | 分类号: | H02H7/0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陆明耀 |
地址: | 21516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产品 吸尘器 监测 保护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测保护电路,尤其是一种水产品吸尘器监测保护电路,属于保护电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据申请人了解,现有的水产品吸尘器采用人工观测尘桶和水桶上的标记线或利用磁控开关来判断水位,切断电源。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936109的中国专利(干湿两用吸尘器)。
然而,申请人经研究发现,现有的水产品吸尘器靠人工监测尘桶或水桶上的标记线,往往会因为疏忽,造成吸水过多,水流灌入电机室里烧毁电机引起短路;而使用磁控开关监测水位,用户装配完成后无法判断是否装配了磁铁的浮子,一旦用户漏装磁铁的浮子,磁控开关就会失去作用,水流灌入电机将会造成短路,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可以确保使用安全、避免电机损毁的水产品吸尘器监测保护电路。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产品吸尘器监测保护电路,包括安置在水箱中的浮子和抽吸电机,还包括智能控制模块和安置在水箱警戒水位的霍尔传感器,抽吸电机与通断控制器件串联,浮子装有磁性元件,霍尔传感器接智能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智能控制模块的控制输出端接通断控制器件的受控端。
霍尔传感器依据浮子的位置输出不同的信号,其中,当水箱未装配浮子时,霍尔传感器输出第一信号到控制模块;当水箱装配浮子且水箱水位低于警戒水位时,霍尔传感器输出第二信号到控制模块;当水箱装配浮子且水箱水位到达警戒水位时,霍尔传感器输出第三信号到控制模块。
工作过程中,霍尔传感器根据磁铁位置的不同,产生不同的电压信号传输给智能控制模块;当水位未达到标记线时,霍尔传感器将检测到的磁铁浮子位置没有达到设定的危险水位的电压信号传输给智能控制模块,使机器正常工作。当水位达到标记线时,霍尔传感器将检测到的磁铁位置达到危险水位的电压信号传输给智能控制模块,控制可控硅关闭,使机器停止工作;整个过程中,霍尔传感器实现对水位状态的实时监测,有效的避免机器在吸水过程中的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是:还包括阻容降压电路,阻容降压电路接霍尔传感器的电源端。
阻容降压电路为后级电路提供5V电源。
优选的,阻容降压电路通过第一电阻连接智能控制模块的复位端,第一电阻、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串联后接智能控制模块的电源端,同时,第一电阻、第一电容和第三电容串联后接智能控制模块的内核电源端。
优选的,阻容降压电路包括稳压管、第四电容、放电电阻、限流电阻、第一二极管和电解电容,电解电容串联第一二极管后并联稳压管,再通过第四电容与放电电阻组成的并联电路接限流电阻。
更优选的,通断控制器件为可控硅。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智能控制模块为MCU。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后,利用霍尔传感器随着磁场强度增强电压升高的特性,可以有效地判断用户是否安装好磁铁浮子;用户在安装好磁铁浮子后,智能控制模块通过霍尔传感器电压的变化实现对水位状态的实时监测,有效的避免机器吸水过多,水流灌入电机造成的安全危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水产品吸尘器监测保护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安置在水箱中的浮子和抽吸电机M1,还包括智能控制模块MCU和安置在水箱警戒水位的霍尔传感器H1,抽吸电机M1与通断控制器件TR1串联,浮子装有磁性元件,霍尔传感器H1接智能控制模块MCU的信号输入端,智能控制模块MCU的控制输出端接通断控制器件TR1的受控端。
霍尔传感器依据浮子的位置输出不同的信号,其中,当水箱未装配浮子时,霍尔传感器输出第一信号到控制模块;当水箱装配浮子且水箱水位低于警戒水位时,霍尔传感器输出第二信号到控制模块;当水箱装配浮子且水箱水位到达警戒水位时,霍尔传感器输出第三信号到控制模块。
具体而言,还包括阻容降压电路,阻容降压电路接霍尔传感器H1的电源端。阻容降压电路为后级电路提供5V电源。
阻容降压电路通过第一电阻R3连接智能控制模块MCU的复位端NRST,第一电阻R3串联第一电容C6和第二电容C5后接智能控制模块MCU的电源端,同时,第一电阻R3串联第一电容C6和第三电容C3接智能控制模块MCU的内核电源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沃斯机器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科沃斯机器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48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