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伏温室温度调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4804.3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1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明;王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7/35 | 分类号: | H02J7/35;H02J9/06;G05D2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蔡茂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室 温度 调节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的应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温室温度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设施园艺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设施规模已居世界首位,有效保障了我国蔬菜园艺产品的供给,有力提升了农业现代化的水平。由于需要给农作物提供适宜稳定的温度、光照、湿度等环境条件,配套相应环境调控设备,设施园艺生产过程的耗能相当巨大。在化石能源濒临枯竭、节能减排压力日益加大的形势下,耗能巨大的温室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严重制约了温室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引进依托新能源供电的智能光伏温室显得尤为重要,而光伏温室的供能、节能及协调控制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当前,国内外都在对光伏温室系统进行着深入的研究,也建设了许多光伏温室工程。目前的光伏温室系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光伏发电技术只是孤立的应用,没有与温室的能量系统结合起来,也没有考虑温室的用能特点,导致光伏发电技术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和性价比不高,制约了其在温室领域的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温室温度调节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伏温室温度调节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阵列、DC-DC变换器、蓄电池、逆变器、配电柜、自动切换开关、中央控制器及温室温度调节实施装置;
所述太阳能电池阵列、DC-DC变换器、逆变器、配电柜依次顺序连接,所述蓄电池与DC-DC变换器相互连接;
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与自动切换开关及配电柜连接;所述自动切换开关一端与市电连接,另一端与配电柜连接;
所述温室温度调节实施装置与配电柜连接。
所述温室温度调节实施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热泵空调、水加热装置、循环水泵,所述配电柜按需供电给热泵空调、水加热装置、循环水泵。
还包括暖气片,所述循环水泵与暖气片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光伏发电为主、市电为辅的互补供电方式,根据光伏发电状况、储能水平以及用电负荷状况进行供电模式选择。
(2)本实用新型采用储电和储热相结合的混合储能方式,切合了温室特征和温度控制用能特点,有利于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系统的优化配置。
(3)本实用新型采用能量即发即用策略,运用冷、热、电结合的多元化储能、用能方式调节温度,可简化设备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温室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光伏温室温度调节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阵列、DC-DC变换器、蓄电池、逆变器、配电柜、自动切换开关、中央控制器及温室温度调节实施装置;
所述太阳能电池阵列、DC-DC变换器、逆变器、配电柜依次顺序连接,所述蓄电池与DC-DC变换器相互连接;
所述中央控制器分别与自动切换开关及配电柜连接;所述自动切换开关一端与市电连接,另一端与配电柜连接;
所述温室温度调节实施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热泵空调、水加热装置、循环水泵,所述配电柜按需供电给热泵空调、水加热装置、循环水泵。
所述中央控制器一般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所述水加热装置还包括保温水箱,用于保存经水加热装置加热到一定温度的热水。
太阳能电池阵列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化为直流电能,经DC-DC变换器变换为合适的电压等级后,输送到逆变器变化为交流电能,并同时向蓄电池充电,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能通过中央控制器控制配电柜,按照需要分配给热泵空调、水加热装置和循环水泵。
当日照不足,且蓄电池荷电状态低下时,由中央控制器控制自动切换开关接通市电,以保证温室温度调节的电力供应。热泵空调在降温的同时产生热水,将这种低度热水经水加热装置加热到适当温度后,存储在保温水箱中,保温水箱中的高温热水经循环水泵,循环流过暖气片,进行温室加热。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伏温室温度调节系统的控制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48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绳锯机的旋转式护罩
- 下一篇:一体化搅拌打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