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微波探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4635.3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0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陶睿;顾林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途锐信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18 | 分类号: | G08B1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沈履君 |
地址: | 20006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微波 探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感应装置,特别是一种红外微波探测器。
背景技术
普通探测器通常采用单一技术,对入侵物体不能够进行精确的判断,经常发生误报和漏报。采用单一技术的红外探测器容易受各种热源、阳光源干扰。红外穿透力差,人体的红外辐射容易被遮挡,不易被探测器接收。易受射频辐射的干扰。环境温度和人体温度接近时,探测和灵敏度明显下降,有时造成短时失灵。采用单一技术的微波探测器发出的微波对非金属具有穿透性,墙外行走的人或者马路上行驶的车辆等都可能造成误报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防止误警、漏警的红外微波探测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红外微波探测器,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内设有PCB板,在所述PCB板上设有控制电路;红外探头,所述红外探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红外探头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两个所述红外探头与所述控制电路耦合连接;微波探头,所述微波探头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微波探头设置在两个所述红外探头之间,两个所述微波探头与所述控制电路耦合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相互耦合连接的A/D转换电路、放大电路、MCU及电源。
本实用新型红外微波探测器采用两个红外传感和一个微波传感互补的方式进行侦测,有效防止误警、漏警。微波与红外两种互补的方式探测,并经过模糊逻辑数码分析,排除种种普通探测器无法克服的干扰,只对人体移动做出报警,杜绝误报漏报。由于只有当被动红外技术和微波技术同时探测到入侵时才会产生报警信号,因而探测器的低误报率方面的改进得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红外微波探测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红外微波探测器控制电路框图。
本实用新型红外微波探测器附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 2-红外探头 3-微波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红外微波探测器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红外微波探测器,包括:本实用新型红外微波探测器,包括:壳体1,在壳体1内设有PCB板,在PCB板上设有控制电路;红外探头2,红外探头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红外探头2设置在壳体1上,两个红外探头2与控制电路耦合连接;微波探头3,微波探头3设置在壳体1上,微波探头3设置在两个红外探头2之间,两个微波探头3与控制电路耦合连接。
控制电路包括相互耦合连接的A/D转换电路、放大电路、MCU及电源。
本实用新型红外微波探测器采用两个红外传感和一个微波传感互补的方式进行侦测,有效防止误警、漏警。微波与红外两种互补的方式探测,并经过模糊逻辑数码分析,排除种种普通探测器无法克服的干扰,只对人体移动做出报警,杜绝误报漏报。由于只有当被动红外技术和微波技术同时探测到入侵时才会产生报警信号,因而探测器的低误报率方面的改进得以实现。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途锐信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途锐信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46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改性汽油机连杆
- 下一篇:微孔板药敏阅读仪及药敏结果判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