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旅行包电子锁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4366.0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6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朱俊岗;朱峰;朱俊岭;余建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旅行包 电子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旅行包电子锁控制装置,尤其为一种具有无线控制及自动开关锁的旅行包电子锁。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种旅行包,其主要用于远途的用户装载重要物品或衣物等生活用品,如软面拉杆旅行包一般皆用两根拉链将箱面和箱体连接在一起,并利用左右两个拉链向中央拉合来收合箱内的物品,为防止箱内东西掉出或被盗,因此还要借助锁具同时将拉链拉合后,需要将两个拉链扣锁住,以保证安全。人们通常用普通机械锁或密码锁锁住拉链扣。中国专利01230841.2介绍了一种布箱锁,为一种固定在箱包上的密码锁,锁上有两个用来锁住拉链扣的按钮和一套号码轮控制机构。这类锁的缺点是使用者要随身携带钥匙,或者记住号码锁的密码,给锁的开启带来不便,而且偷盗者可利用机械锁的缺陷,在不破坏锁的前提下,用仿造的钥匙或者其他机械工具打解锁具,共同的缺陷是不能无线控制及自动开关锁。
发明内容
针对于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旅行包电子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无线控制开启/关闭旅行包电子锁,避免旅行包丢失或被不法分子肆意打开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旅行包电子锁,包括盒体、盒盖和锁头,其中:
所述的锁头包括动卡扣和静卡扣,所述的动卡扣通过转轴与盒体连接,所述的静卡扣设置在与动卡扣咬合位置的盒体上;
所述的盒体内设有卡扣固定装置,所述的卡扣固定装置由固定销、电机、螺母构成,所述的固定销通过螺母连接在盒体内,所述的固定销通过齿轮与电机连接;
所述的动卡扣的后部设为管状结构,其可与固定销间隙配合;
所述的盒体内还设有控制单元,其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与控制模块数据连接;
所述盒体内还设有为上述组件提供电能的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与智能终端数据连接并进行数据传输;
较佳地,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采用3G/4G上网模块通过以太网络后与云端服务器数据连接,上述的云端服务器再通过以太网络后与智能终端数据连接。
较佳地,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直接采用蓝牙或WIFI无线通信协议与智能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较佳地,所述的锁头相配合的锁环上设置有磁铁;盒体上设有磁感应开关与上述的磁铁相配合,且发出数据信号给控制单元,锁环与磁感应开关分离后,磁感应开关会产生数据信号并发给与之连接的控制单元。
较佳地,所述的控制单元还连接有接收卫星信号,进行准确地定位的GPS模块。
较佳地,所述的盒盖上设置有拨动轮,所述的拨动轮与固定销转动连接。
较佳地,所述的盒盖上还设置有密封盖,所述的密封盖上还设置有密码锁。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采用无线智能控制,既实现了对旅行包电子锁的远程控制,还可近距离手动控制;
2、采用高级机密技术,不容易被识别和被破解,进一步提高无线控制的安全性;
3、采用无线识别技术,实现旅行包电子锁的自动上锁/解锁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本实用新型中旅行包电子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绘示本实用新型中密封盖和密码锁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绘示本实用新型中盒体内部的驱动装置的原理框图;
图4绘示本实用新型的旅行包电子锁的原理框图;
图5绘示本实用新型的旅行包电子锁的上锁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6绘示本实用新型的旅行包电子锁的解锁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7绘示本实用新型的旅行包电子锁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旅行包电子锁,包括盒体1、盒盖2和锁头3,其中:
所述的锁头3包括动卡扣31和静卡扣32,所述的动卡扣31通过转轴4与盒体1连接,所述的静卡扣32设置在与动卡扣31咬合位置的盒体1上;该转轴4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盒体1上,动卡扣31末端的下侧焊接在转轴4中部,静卡扣32焊接在盒体1的相应侧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43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样本自动分区划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书写膜生产线用涂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