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门式起重机支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4030.4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2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大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大文 |
主分类号: | B66C5/02 | 分类号: | B66C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重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门式起重机支腿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可以自动快速安装且便于拆卸的门式起重机支腿。
背景技术
现在的门式起重机主梁与支腿采用螺栓连接,现场安装步骤是:1)把支腿与下横梁连接后吊起,用四根缆风绳固定,同样方法把两端支腿立好,一般需要一天时间,并设置安全维护并派人看管;2)把起吊葫芦挂在主梁上,起吊主梁到支腿上方,调整支腿位置,落下主梁,打定位销,穿几十支铰制孔螺栓。常见因制作精度不良或运输途中结构变形而无法把所有螺栓穿入,安装人员常常采用现场气割扩孔,或出现漏装螺栓的现象,把主梁和支腿焊在一起,最后会导致门吊运行不良且存在安全隐患。
对于一些流动施工企业,常使用一批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需要经常拆、装,现有的门式起重机无法满足这类客户流动作业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安装、拆卸的双铰接支腿的门式起重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门式起重机支腿,包括主梁、均布设置于主梁上的横担、起吊葫芦,所述主梁底部设置有主梁支撑腿,所述主梁支撑腿包括分别设置于主梁底部一端的柔性腿和另一端的刚性腿,所述刚性腿包括主肢和与主肢呈一定角度的斜肢,所述柔性腿和主肢分别与主梁上横担铰接,所述斜肢与主梁上横担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柔性腿和主肢与主梁垂直,所述斜肢底部与主肢连接。
优选的,所述柔性腿和刚性腿底部均设置有大车运行装置。
优选的,所述刚性腿上设置有爬梯。
本实用新型的门式起重机支腿,在未直立安装前,柔性腿与主梁横担铰接,柔性腿和主梁是2个构件,柔性腿对地面有1个转动副,柔性腿与主梁有1个转动副,本机构的自由度根据公式F1=3N1-2FL1-FH(其中,F-自由度,n-活动构件数,FL-低副,FH-高副),计算得本机构的自由度为2;刚性腿主肢与主梁横担铰接,主肢对地面有1个转动副,主肢与主梁有1个转动副,刚性腿加入多了1个构件斜肢,带入了斜肢与地面、主梁的2个转动副,所以本机构的自由度根据公式计算得出是1。
本实用新型的门式起重机支腿,在直立安装后,斜肢与主梁横担栓接,刚性腿与主梁变成了1个构件,机构的构件数减少到2,柔性腿和刚性腿度地面的转动副仍然存在,柔性腿对主梁的转动副存在,所以低副为3,根据公式计算的本门式起重机机构的自由度为0,机构成为稳固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门式起重机安装步骤:
1)在地面把主梁和支腿铰接好,把起吊葫芦、随性电缆装好,利用汽车吊吊成直立状态,放置在地面轨道上;
2)安装人员经刚性支腿的直立爬梯上到主梁上,系好安全带;
3)打入主梁横担与刚性支腿连接板上的定位销,然后穿入高强度螺栓并紧固;
4)检查下横梁车轮与轨道接触良好,汽车吊脱开;
5)安装大车驱动,起重机电控,通电试车,即完成。
本实用新型的门式起重机拆卸步骤:
1)拆除大车驱动机构;
2)汽车吊挂好主梁并张紧起吊绳;
3)安装人员经刚性支腿的直立爬梯上到主梁上,系好安全带;
4)拆除主梁横担与刚性支腿连接板上高强度螺栓,打出定位销;
5)汽车吊摆臂将门吊放倒地面的支架上;
6)拆除葫芦等部件,装车运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门式起重机,由于支腿的改进,使得门式起重机的复杂组装调试工作可以全部在地面完场,将原先的2~3天的高空作业减少到2~3小时的地面安装与调试和吊起安装直至起吊机安装完成,且这个操作过程在一个安全的状态下进行,这对室外尤其是野外大风环境来说极大的改善了安装工人的作业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作业安全系数,且本门式起重机支腿,安装、拆卸均快捷方便,结构简单且牢固,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一些项目的流动作业,节省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门式起重机支腿的安装后直立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门式起重机支腿的安装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门式起重机支腿的柔性腿与横担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门式起重机支腿的主肢与横担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门式起重机支腿的斜肢与横担连接示意图,
其中,1、主梁,2、横担,3、起吊葫芦,4、柔性腿,5、主肢,6、大车运行装置,7、斜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大文,未经吴大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40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难救助机器人列车
- 下一篇:自钻式可连接预应力注浆锚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