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循环养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3995.1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7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郭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旭东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2700 广东省韶关市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循环 养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循环养殖系统,属于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循环水养殖是渔业生产中工业技术应用水平最高的生产方式,具有生产效率高、节水、节地、节能减排的特点。工业化是现代渔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促进形成低消耗、可循环、低排放、可持续的产业结构和运行模式,是我国海水养殖业由粗放型养殖模式向现代化工业化养殖模式转变的必由之路,它不但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生态保护有重要意义,更主要的是有效转变渔业生产方式,推动蓝色经济可持续快速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行“以养为主”的渔业发展方针。池塘养殖,以其面积、产量在总量中的重要地位成为我国水产养殖的主要部分。近些年来,由于养殖户缺乏科学的养殖观念,过度追求眼前经济效益,盲目提高养殖密度和产量,导致大量的高蛋白饲料的残饵和鱼类排泄物在养殖环境中积累,水体富营养化,水质变坏,这不仅造成减产,甚至大面积爆发鱼病,给渔业生产造成极大损失。另外由于传统的水产养殖方式基本上都是开放性的,其生产粗放,水资源浪费,养殖污染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池塘养殖业的发展。有研究表明,在池塘养殖投喂的湿饲料中,有5~10%未被鱼类食用;而被鱼类食用消化的饲料中又有25~30%以粪便的形式排出;自然和人为输入的氮、磷除仅一部分以养殖品种输出外,至少有50%富集为池塘沉积物。在这种环境中养殖的鱼类,进入市场之后,对人类的健康也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因而研究和推广一种有效缓解水环境压力的池塘健康养殖系统迫在眉睫。
目前,国内工厂化养殖面积约800万平方米,其中循环水养殖仅有40万平方米,其余多为流水养殖。流水养殖方式在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的同时,养殖废水的无序排放,造成了极大的环境污染,因此流水养殖急需升级改造,循环水养殖发展空间巨大。但是,目前我国的循环水养殖工艺与设施装备都存在着技术繁琐复杂、投资成本较大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循环水养殖的快速发展。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循环养殖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循环养殖系统。
一种高效循环养殖系统,包括水产养殖池塘和通过水管依次连接的植物滤池、生物滤池、缓冲调节池、气浮池和对水体进行杀菌、增氧、调温的水质优化池,植物滤池的进水口与养殖池的排水口相连,生物滤池的进水口与植物滤池的排水口相连,水质优化池通过进水管与所述养殖池相连,组成模块化的循环水池塘养殖生态装置,所述养殖池中央竖直设有可分层取 水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通过总回水管路与所述缓冲调节池相连,所述养殖池的池底中央设有颗粒物汇集排除器,所述养殖池塘可分为2个或多个串联,各池塘东西走向,面积2亩,池深2.5米,配有底层增氧设施、叶轮式增氧设施和换水设备,保证水体有充足的溶解氧。该池塘可分为网箱养殖区、粪便收集区和净化区3部分。所述养殖池塘之间通过涵管相互串联,涵管位于池埂底部,在涵管的前一端进水口插一立管,立管顶部增设短套管用以调控水位,所述排水管的中上部开有数个竖缝或圆孔。
所述的池塘健康养殖系统,所述养殖池塘之间通过涵管相互串联,涵管位于池埂底部。在涵管的前一端进水口插一立管,立管顶部增设短套管用以调控水位;为防止鱼苗串塘,在立管外加一栏鱼罩。运行时将套管抽出,以便前一级池塘的表层水在压差作用下自行流入下一集池塘底部。
所述的池塘健康养殖系统,所述植物滤池中设有覆盖面积为滤池面积50%的植物,所种植物为当地常见的禾本科芦苇属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美人蕉科美人蕉属的美人蕉(Canna indica)、唇形科薄荷属的薄荷。
所述的池塘健康养殖系统,所述生物滤池中设有生物净化装置,利用具有净化作用的微生物种群,如消化菌群和反硝化菌群等,对水体进行净化。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业化分层取水清水循环的养殖系统利用中上部开有竖缝或圆孔的排水管选取中上层的清水,将其自流汇入总回水管路和缓冲调节池,然后用循环水泵将其泵入到气浮池内,通过气浮的方式分离水中较轻的悬浮物、粘液及胶质蛋白,然后流入生物净化池,通过硝化反应,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可以有效的去除减少,再流入到水质优化池,进行紫外杀菌、充氧、调温等,使水中的总气体水平和水质接近或优于新鲜的自然海水,最后由进水管回流到养殖池中,形成全封闭的循环水养殖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旭东,未经郭旭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39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反向传动切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手动变速器的五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