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银行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2901.9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8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薛艳敏;是业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19/08 | 分类号: | G06K19/08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银行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子银行卡。
背景技术
银行卡在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人们在不同的银行都需要办理业务,而每家银行又会因为不同的性质为用户办理不同的银行卡,这样银行卡就越来越多。
其次,每天都需要带着这么多银行卡出门,少了哪一张都不行,钱包就被撑的满满的,十分的不方便。银行卡一旦丢失就要需要办理挂失,并等待数日后才能办理新卡,还要担心银行卡的安全问题,给使用者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银行卡,可以能容纳所有银行卡信息的电子银行卡,只需要这一张电子银行卡就能将所有的银行卡信息存储进去,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银行卡,包括银行卡本体,在银行卡本体上设置有开关与指纹扫描区,触屏控制区,电子二维码验证区,开关与指纹扫描区位于银行卡本体的上表面的一侧,电子二维码验证区设置在银行卡本体的另一侧,触屏控制区位于银行卡本体的上表面的中央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
其中,触屏控制区与触摸板控制芯片连接,开关与指纹扫描区与生物指纹传感器、指纹信息存储芯片依次连接,电子二维码验证区与二维码存储芯片和银行卡信息存储芯片依次连接,指纹信息存储芯片和银行卡信息存储芯片都与触摸板控制芯片连接,电源与电源排线分别与生物指纹传感器、指纹信息存储芯片、触摸板控制芯片、二维码存储芯片和银行卡信息存储芯片连接。
生物指纹传感器、指纹信息存储芯片、触摸板控制芯片、银行卡信息存储芯片、二维码存储芯片和电源与电源排线位于电子银行卡的银行卡本体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有的银行卡信息都能存储在一张电子银行卡中,方便携带。通过指纹扫描技术,确认使用者身份正确后才能启动电子银行卡,增强了电子银行卡的安全性。通过触摸控制屏幕,以滑动方式选择要使用的银行卡,增强了用户体验感。用电子二维码来区分每一张银行卡,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银行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银行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银行卡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中,1.开关与指纹扫描区,2.触屏控制区,3.电子二维码验证区,4.电子银行卡本体,5.生物指纹传感器,6.指纹信息存储芯片,7.触摸板控制芯片,8.银行卡信息存储芯片,9.二维码存储芯片,10.电源与电源排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银行卡,如图1所示,包括银行卡本体4,在银行卡本体4上设置有开关与指纹扫描区1,触屏控制区2,电子二维码验证区3,开关与指纹扫描区1位于银行卡本体4的上表面的一侧,电子二维码验证区3设置在银行卡本体4的另一侧,触屏控制区2位于银行卡本体4的上表面的中央位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银行卡,如图2所示,其内部结构包括,生物指纹传感器5和与之连接的指纹信息存储芯片6,指纹信息存储芯片6与触摸板控制芯片7连接,一旦指纹识别通过后就可以通过触摸板控制芯片7启动电子银行卡。二维码存储芯片9与银行卡信息存储芯片8连接,一旦二维码扫描成功就能通过银行卡信息存储芯片8调出所需要的银行卡信息。最后是电源与电源排线10。其中生物指纹传感器5。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银行卡,如图3所示,其各部分之间的连接关系为,触摸板控制芯片7与触屏控制区2连接,开关与指纹扫描区1与生物指纹传感器5、指纹信息存储芯片6依次连接,电子二维码验证区3与二维码存储芯片9和银行卡信息存储芯片8依次连接,指纹信息存储芯片6和银行卡信息存储芯片8都与触摸板控制芯片7连接,电源与电源排线10分别与生物指纹传感器5、指纹信息存储芯片6、触摸板控制芯片7、二维码存储芯片9和银行卡信息存储芯片8连接,为他们供电。
其中,开关与指纹扫描区1是控制电子银行卡开关,进行使用者指纹身份验证的区域,主要采用的技术有触屏开关和指纹验证技术。触屏控制区2采用了触摸屏幕,是选择银行卡的区域,用于增强用户体验。
电子二维码验证区3是进行银行卡识别的区域,采用了电子二维码验证技术,用二维码来区分每一张银行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29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出入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单线圈双芯片的非接触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