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配煤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2710.2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8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苑廷文;王辉;刘玉猛;王蒙;袁承道;李永林;管遵伟;孙桂亮;姜作强;刘爱民;蓝钱钱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64 | 分类号: | B65D88/64;B65D90/02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徐忠丽 |
地址: | 26604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附属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配煤仓,该配煤仓既能够防止悬煤,而且供煤匀速。
背景技术
高炉炼铁时喷吹廉价的煤粉代替价格昂贵的焦碳作为燃料以降低生铁成本,生产高炉喷吹用的煤粉流程:用天车或铲车将煤场的原煤抓到配煤仓,经过配煤仓的下煤口将原煤落到皮带上,再由皮带运到原煤仓。但是现有配煤仓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原煤粉末多,含水量大,在配煤仓的内壳下部容易悬煤。2、配煤仓下煤不均匀,影响生产。
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则是本实用新型所面临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配煤仓,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易悬煤和下煤量不均匀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配煤仓,包括外壳和下煤口,所述外壳的内壁下部设有用于防止悬煤的圆筒,由于外壳是喇叭口状,其上部开口大,圆筒下端面与外壳内壁固定,然后向上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圆筒采用钢箍。
其中,所述圆筒的高度为200-300mm。
其中,所述圆筒的下端面距离外壳下端面的距离为50-100mm。
其中,所述圆筒下端面与外壳内壁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配煤仓外壳的内壁下部易悬煤部位焊接上高度为200-300mm的圆筒形钢箍,增大了此处的下煤倾角,减小了摩擦力,因而能够防止悬煤,而且匀速给煤,使得给煤量稳定、均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配煤仓不易悬煤,给煤量稳定、均匀,结构简单易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配煤仓的半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配煤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配煤仓易悬煤,产生不下煤或下煤不畅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顺利给煤设备,通过在配煤仓内壁易悬煤部位设置一圆筒,解决了上述问题。具体详见下面实施例1的说明。
实施例1
参考图1和图2所示,一种配煤仓,包括喇叭口状外壳1和下煤口2,外壳的内壁下部设有用于防止悬煤的圆筒3,圆筒3采用钢箍,圆筒3的高度为300mm,圆筒3的下端面距离外壳1下端面的距离是80mm。
圆筒3与外壳1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实施例1的配煤仓供煤均匀,圆筒的设置增大易悬煤处的下煤倾角,减少摩擦力。当原煤落到易悬煤部位时,倾角加大,重力大于摩擦力,使下煤顺畅。
当然,圆筒3的高度可以根据具体给煤量情况在200-300mm内调整,其下端面距离外壳1的距离一般小于100mm,通常在50-100mm,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27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下一篇:显示装置与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