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485信号线反接的自动识别纠正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82538.0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1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勇 |
主分类号: | H04B17/00 | 分类号: | H04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 |
地址: | 710082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485 信号线 反接 自动识别 纠正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485通信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485信号线反接的自动识别纠正电路。
背景技术
485串行接口是目前通讯设备的常用接口,然而在安装通讯线路时会经常出现反接问题。一旦出现反接,通讯设备不能正常启动,现在都是人工进行排查故障,检查起来非常麻烦;而且因为监控的特殊性,其通讯设备要不在高处,要不在很远的地方,检查故障比较困难,这种故障是人为的,但是经常会有客户投诉。因此,亟需一种能够自动识别485信号线反接的故障,并且能够自动排除此故障的电路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485信号线反接的自动识别纠正电路,能够自动识别并纠错485信号线的反接,使通讯系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可靠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485信号线反接的自动识别纠正电路,包括:电子开关电路,信号转换电路和CPU,所述电子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为485信号输入端,所述电子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CPU的I/O端口P3.0连接,所述CPU的控制端口POO_485_SW与电子开关电路的逻辑控制端连接。
其中,所述电子开关电路包括型号为BTC4157的多路器U7、型号为BTC4157的多路器U8和电阻R29,所述U7的第1引脚与所述U8的第3引脚连接且为485+信号输入端,所述U7的第2引脚与所述U8的第2引脚连接且均接地,所述U7的第3引脚与所述U8的第1引脚连接且为485-信号输入端,所述U7的第4引脚为电子开关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U7的第5引脚与所述U8的第5引脚均与外界电压为5V的供电电源连接,所述U7的第6引脚和所述U8的第6引脚均与电阻R2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9的另一端与CPU的控制端口POO_485_SW连接,所述U8的第4引脚为电子开关电路的第二输出端。
其中,所述电阻R29的阻值为1KΩ。
其中,所述信号转换电路包括型号为MAX487CSA的收发器U6和电阻R30,所述U6的第1引脚为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CPU的I/O端口P3.0连接,所述U6的第2引脚和第3引脚均与电阻R3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U6的第4引脚悬空,所述U6的第5引脚接地,所述U6的第6引脚与电子开关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U6的第7引脚与电子开关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U6的第8引脚与外界电压为5V的供电电源连接。
其中,所述电阻R30的阻值为1KΩ。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括:电子开关电路,信号转换电路和CPU,所述电子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为485信号输入端,所述电子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CPU的I/O端口P3.0连接,所述CPU的控制端口POO_485_SW与电子开关电路的逻辑控制端连接。首先RS485差分信号通过信号转换电路转换为TTL RS232串行数据,以便单片机CPU能够识别;然后单片机CPU判断当前485信号线是否接反,如果485信号线接反,将会通过控制接口P00_485_SW输出控制信号,通过电子开关电路对485信号进行反向处理。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检测485网络信号,判断485信号线是否反接,如果反接,能够自动纠正,免去施工的奔波和客户投诉,并且能够自动记忆485信号的正反,断电可记忆,下次通电时会自动转换电子开关电路的开关,省去再次判断的时间;其实用性在于不需要发送信号,只需要侦听485网络的数据包,即可完成485正反接识别纠正,和波特率自动识别。这样就意味着连接485网络的所有终端,只需要用户发送数据包,控制一个终端,所有的终端都会去侦听/识别,只要有一个终端完成识别,所有的终端设备都会完成识别,并且记忆下来,对用户很方便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485信号线反接的自动识别纠正电路图。
图中:
1-电子开关电路;2-信号转换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勇,未经王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825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