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压直流供电设备的负载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9428.9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8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赵春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星电器(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叶克英 |
地址: | 20003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 直流 供电 设备 负载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安全电压或者低电压供电的电气设备中,特别是一种低压直流供电设备的负载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在低压供电的电气设备网络中,每个设备的功耗越低,电源上的电流越小,电源线上的损耗越小,网络上可连接的设备数量越大,因此降低每个节点的功耗是低压供电网络应用系统的一个重要目标。 目前大多采用DC/DC变换技术将直流电源降低到单片机可用的5V或3V电压,然后驱动外围器件工作,但是由于DC/DC的转换效率及DC/DC自身的功耗限制,导致整个电路的整体效率不高,以应急标志灯电路为例,目前多采用高亮度LED作为发光器件,用于点亮LED的能量只有100mW数量级,但目前市场上的所有高亮度LED应急灯控制器的功耗都远大于这个数值,实际的损耗大大超过LED本身功耗,一方面导致没必要的能量消耗,浪费的能源;另一方面一个供电网络中连接的设备数量受到的功耗的限制。
以24V直流供电系统为例,分析一些小功率低压电器的控制线路,大多采用将24V通过DC/DC变换电路降到3.3V或5V给单片机供电,然后再通过另外一个DC/DC变换电路为负载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单片机通过驱动电路控制负载。大多数的DC/DC的空载功耗在几十mW量级,有的会达到100mW以上;而提供给负载的DC/DC电路的工作效率通常在80%左右,如果负载功耗不大,如100mW, 那么整个电路中负载功耗在总功耗中的比重中,往往低于25%,显然这是一种不合理的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一种用于低压供电电气设备的低功耗控制方法。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低压直流供电设备的负载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有一负载及驱动电路串联在控制电路的正端和电源正端之间。控制电路两端并接有稳压电路。在负载及驱动电路上串接有负载检测切换电路,在负载检测切换电路和控制电路之间接有一补尝电路,另有一控制驱动电路连接负载及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在负载及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之间串联有负载检测切换电路,在负载检测切换电路和电源正端之间连接有补尝电路,在控制电路两端并接有稳压电路,另有一控制驱动电路连接负载及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电路中没有DC/DC变换器件,设备干扰小,采用可采用线性稳压器件为控制单元1供电更稳定,系统成本低、2)、在负载及驱动电路3需要的工作电压为18V, 控制单元1电压为3.3V ,系统供电为24V时,负载及驱动电路3的工作电流和控制单元1部分的工作电流相当时,设备总功率中用于负载的比例可高达75%,因此这是一种高效的电路;3)、电路中没有功率电感和大电容,因此电路都采用贴片元件,设备轻薄紧凑。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附图2、3为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的电路框图,附图4、5、6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低压直流供电设备的负载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有一负载及驱动电路串联在控制电路的正端和电源正端之间。控制电路两端并接有稳压电路。在负载及驱动电路上串接有负载检测切换电路,在负载检测切换电路和控制电路之间接有一补尝电路,另有一控制驱动电路连接负载及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在负载及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之间串联有负载检测切换电路,在负载检测切换电路和电源正端之间连接有补尝电路,在控制电路两端并接有稳压电路,另有一控制驱动电路连接负载及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
由控制单元1,稳压电路2,负载及驱动电路3,补偿电路4,控制驱动电路5,负载检测切换电路6组成。电路的特点是,负载及驱动电路3和控制单元1采用串联工作方式,负载及驱动电路3工作时,电流通过补偿电路4和负载及驱动电路3,再流过控制单元1和线性稳压电路2;当负载电路3被关闭时,负载检测切换电路6检测到负载无电流时,负载检测切换电路6自动令电流通过补偿电路4,再流过控制单元1和稳压电路2。电路的拓扑关系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如图二和图三;在负载不需要关闭时,系统可以简化如图一,即只包括稳压电路2、控制单元1、负载及驱动电路3。
图五和图六是两种实现例图,稳压单元2可以用常用的TL431实现,控制单元1 可以是任意带有推挽输出引脚的单片机,当该引脚上输出低电平时,电容 C3因为 D1的钳位而被充电,当该引脚上输出高电平时,C3通过D2给C2充电,如此反复,当该引脚上输出PWM波形时,C2将出现正电压,幅值近似等于线性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此时Q3导通,而负载单元被通电而工作;当单片机引脚输出固定电压时,C2很快放电到0V,而Q3截至,负载被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星电器(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宝星电器(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94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