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离式结构气环真空泵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9359.1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0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胡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佛尔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2 | 分类号: | F04D25/02;F04D29/1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结构 真空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泵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分离式结构气环真空泵。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使用的气环真空泵,也称之为侧风道风机、旋涡式气泵、再生泵、环形鼓风机或气环式压缩机等,其主要构成包括有驱动源、泵盖、叶轮和泵体,其中驱动源一般为电机,通过电机的输出轴将泵盖、叶轮及泵体直接连接形成整体,组成气环真空泵。但这种泵体与电机直接连接的结构,对气环真空泵来说密封性不太好,容易造成工作介质进入电机内部,易引起严重故障,损坏电机,同时容易造成使用电机作为驱动源的气环真空泵的品种及规格受到一定的局限性,市场竞争力较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密封性能好、可以完全避免工作介质进入驱动源的分离式结构气环真空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离式结构气环真空泵,包括有泵体组件和驱动源,所述泵体组件包括有泵盖、泵体和泵体轴承座,所述泵盖、泵体和泵体轴承座依次安装,所述泵盖、泵体和泵体轴承座穿设有转子轴,所述转子轴套设有叶轮,所述叶轮位于泵盖和泵体所形成的腔体内,所述驱动源与泵体组件通过转子轴驱动连接,所述泵体与泵体轴承座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套设于转子轴;所述泵体轴承座与驱动源之间设置有联接法兰,所述联接法兰内设置有联轴器,所述驱动源通过联轴器与转子轴驱动连接。
其中,所述密封装置为至少一层油封,所述油封嵌设于泵体或泵体轴承座。
其中,所述转子轴与泵盖连接的一端套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嵌设于泵盖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承与叶轮之间设置有轴承挡板,所述轴承挡板套设于转子轴;所述轴承座外圈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设于轴承座。
其中,所述转子轴与泵体轴承座连接的一端套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侧设置有轴承盖板,所述轴承盖板与泵体轴承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再进一步地,所述轴承盖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套设于转子轴。
其中,所述叶轮设置有一个或多个。
其中,所述联接法兰的两端与泵体轴承座和驱动源之间分别通过紧固件锁紧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底座,所述泵体组件和驱动源安装于底座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分离式结构气环真空泵,由于泵体组件中所述的泵盖、泵体和泵体轴承座依次组装形成一个单独的密封空间,使得泵体部分和驱动源分离隔开,从而可以完全隔离工作介质使其不能进入到驱动源内部,可以有效延长驱动源的使用寿命;并通过在泵体与泵体轴承座之间增设密封装置,还能有效的保证工作介质不会泄漏到泵体外部,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运用于输送易燃易爆气体的工作场所,同时也增加客户对驱动源品种及规格的多样化选择。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分离式结构气环真空泵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2 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有:
1—泵体组件 2—驱动源 3—泵盖
4—泵体 5—泵体轴承座 6—转子轴
7—叶轮 8—密封装置 9—联接法兰
10—联轴器 11——第一轴承 12——轴承座
13——轴承挡板 14——第二轴承 15——轴承盖板
16——第二密封圈 17——底座 18——第一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参见图1至图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佛尔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佛尔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93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承载大电流的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旋转式电路控制板球形筒